我國尼龍66現狀和前景
時間:2005-08-23
我國尼龍66的生產始于60年代中期。1964年,上海遼原化工廠建設了我國第一個尼龍66鹽生產廠,年產能力僅600噸。由于生產工藝不成熟和生產規(guī)模太小,沒多久便停產。1973年遼陽石油化纖公司引進法國羅納·普朗克公司的尼龍66生產技術,建設了1套年產能力4.6萬噸(實現年產能力為4萬噸)的生產裝置?!鞍宋濉逼陂g,我國尼龍66鹽需求量已達10萬噸,而生產尼龍66鹽的企業(yè)只有遼陽一家,無法滿足市場 需求。國家每年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尼龍66,僅神馬集團一家生產錦綸簾子布用尼龍66鹽每年就需外匯5000萬美元。根據原化工部確定的發(fā)展規(guī)劃,到2000年,我國的己內酰胺和尼龍66鹽的需求量將達37萬噸,其中尼龍66鹽為16萬噸。1994年,國家批準中國神馬集團尼龍66鹽工程。該工程引進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半苯工藝技術,年產尼龍66鹽6.5萬噸(實際年產能力為6萬噸)。該工程于1998年底建成投產,1999年產量達4.8775萬噸,2000年計劃生產6萬噸。神馬集團尼龍66鹽工程的建成投產,使我國的尼龍66鹽年產能力擴大到10萬噸,但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據調查,1999年生產纖維用尼龍66鹽12.07萬噸,加上聚合物用尼龍66鹽3.12萬噸,合計市場需求15.19萬噸。據海關不完全統(tǒng)計,1999年1月-6月我國進口尼龍66鹽9495.4噸。 尼龍66樹脂主要用于纖維(工業(yè)絲、民用絲、 BCF地毯絲)生產、工程塑料和塑料合金的生產。根據中國工程塑料工業(yè)協(xié)會的市場調研報告,1999年尼龍66樹脂的生產能力2.33萬噸,產量1萬噸,市場需求1.27萬噸。其中,纖維生產需要尼龍66樹脂0.7萬噸,工程塑料生產需要0.565萬噸。
尼龍66鹽生產工藝非常復雜,它以苯為主要原料,經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最后生成尼龍66鹽。所以,尼龍66的生產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yè)。 神馬集團尼龍66鹽公司的生產裝置由8套組成,通過4種原材料、2313臺機械設備、1965臺電氣設備、8174臺儀表設備、368公里工藝管道、28項世界90年代的最新專利技術,最后生產出尼龍66鹽和尼龍66樹脂。項目總投資268277萬元,噸產能投資達41273元。
目前,我國尚沒有自主開發(fā)的尼龍66生產技術,國內僅有的兩個生產企業(yè)的技術都是引進的。尼龍66生產技術、生產規(guī)模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德國幾個經濟大國手中。鑒于技術、資金因素,我國在“九五”至“十五”期間都沒有新的尼龍66建設項目。尼龍66的生產在我國發(fā)展緩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會保持遼化和神馬集團兩個生產廠的局面,年產能力仍將維持在10萬噸。在今后一段時期,尼龍66的市場需求則和其產能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呈現出快速發(fā)展的良好勢頭。1998年,國家公布的產業(yè)政策已將尼龍66及其制品、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列入重點發(fā)展目錄。2000年1月,河南省也將尼龍66的生產列為第一批重點支持的工業(yè)結構調整成長性產品。隨著我國化纖、機械、電子、儀器、儀表等領域的發(fā)展,尼龍66將被應用到更廣闊的領域,尤其是我國工程塑料的迅猛發(fā)展,為尼龍66的發(fā)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間。根據中國工程塑料工業(yè)協(xié)會的市場調研報告,我國的工程塑料正以年平均增長率為25%的速度迅速增長。其中,尼龍類工程塑料年增長率達30.2%。另外,從海關統(tǒng)計的進口情況也可以證明尼龍樹脂市場的強勁增長。1999年上半年,塑料樹脂進口量依然位居化工產品進口的前幾位。其中,位居進口增幅首位的品種就是尼龍樹脂,其進口增幅達65%,進口量為1.8萬噸。僅進口的尼龍66樹脂就超過市場預測的1.27萬噸需求量。這一喜人景象,預示著尼龍66樹脂將會以較高速度迅猛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