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動抗沖共聚PP的相態(tài)結構
時間:2005-08-29
李 君
(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樹脂應用研究所,北京,102500)
摘要: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偏光顯微鏡,對氫調法和降解法生產的高流動抗沖共聚聚丙烯(PP)的微觀結構進行了分析,特別對其中橡膠相在PP中的形狀、尺寸和分布進行了研究。通過進行刻蝕條件的選擇,分析比較不同 PP中橡膠相微觀結構的差異,找出了2種方法生產PP的最佳刻蝕條件。同時,對庚烷及癸烷的可溶物和不溶物做偏光顯微分析。結果表明:降解法生產的PP橡膠相中確實存在少量可結晶的聚乙烯鏈段:在PP鏈上存在乙丙橡膠鏈嵌段。
隨著聚合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共聚聚丙烯(PP) 的產量不斷提高,應用領域越來越廣。為了適應大型薄壁制件成型,高流動性抗沖共聚PP的品種越來越多.氫調法和降解法是生產高流動抗沖共聚PP普遍采用的方法。氫調法是通過聚合工藝控制PP相對分子質量及其分布:降解法是添加過氧化物于PP基礎樹脂中控制降解.來改善產品的流變性能。
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導致了產品的結構也不同。為了解不同方法生產的PP產品的結構特點,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偏光顯微鏡 (PLM)等手段對氫調法和降解法生產的高流動抗沖共聚PP進行微觀相態(tài)結構的研究,特別對PP 中橡膠相的形態(tài)、分布進行了分析。有文獻報道, PP中橡膠相可在60℃下用庚烷萃取出來。然而,不同牌號的PP由于結構不同,選擇的條件是不一樣的。本研究以SEM為主要手段,采用刻蝕的方法,對試樣進行處理,篩選出最佳刻蝕條件:并對這兩種方法生產的高流動抗沖共聚PP中橡膠相的結構進行觀察分析,找出不同之處。同時使用PLM對PP在庚烷和癸烷中的可溶物與不溶物進行結晶形態(tài)分析,進一步研究了PP中橡膠相的微觀結構。
論文來源:合成樹脂及塑料,2004,2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