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率先復蘇態(tài)勢明顯,出現了一輪強勁上漲行情。今年5月中旬已經突破60美元/桶,比較前期34美元/桶最低價位,漲幅接近1倍。
分析今年以來石油價格強勁上漲的主要因素:一是前期石油價格“高臺跳水”,觸底回升。在經濟萎縮減緩、信心有所恢復的大環(huán)境中,引發(fā)大量“資源抄底需求”;二是對沖基金重返石油市場,提前布局。受到各國紛紛開啟印鈔機“救市”影響,即將到來的流動性泛濫,強烈的通貨膨脹預期,刺激對沖基金重返石油市場,搶在全球經濟全面復蘇之前,進行資源抄底;三是美元大幅貶值。今年以來,美聯儲大量投放流動性,幾乎為“零”的低利率,一直打壓美元。美元指數已經跌破80.00整數心理關口,5月中旬創(chuàng)出了美國新總統(tǒng)上任以來的最低水平。
應該說,世界經濟全面復蘇之路還很艱難,還會發(fā)生反復,不排除出現新的“需求地震”的可能。受其影響,石油價格在持續(xù)上漲之后,也有可能出現回調,甚至是較大幅度的回調,即所謂的再次探底。但即便如此,石油價格也回落不到前期低點。也就是說,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不大可能重新回到34美元/桶的價位水平。
毫無疑問,現階段籠罩在世界經濟頭頂之上的,主要是通貨緊縮陰影,目前當然是“現金為王”,但這種局面在一、兩年內,或者兩、三年內就會發(fā)生根本變化:通貨膨脹洶涌而來,將重新回歸“資源為王”時代!百Y源瓶頸”,很可能成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約束。為此,有關部門、企業(yè)和投資者都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布局。
(一)有關部門多種形式增加石油產品儲備
這應當成為我們的一項經濟戰(zhàn)略。要將中國2萬億外匯儲備中的一部分,比如說10%,逐步地轉換成石油等商品實物形態(tài),轉換成石油產能形態(tài)、未來供應量形態(tài)等。除此之外,也應當儲備成本較低的有色金屬、貴金屬、甚至礦石等。因為這些商品作為高耗能載體,增加其儲備,也就等于增加了另一種形式的石油儲備。即使因為增加儲備而推高相關商品價格,也不要放棄。因為數年之后,當石油價格躍上100美元/桶,甚至150美元/桶價位之后,就可以發(fā)現現在的60美元/桶的購進價格還是很便宜的,比完全存紙幣更為劃算。
(二)抓緊時機理順資源產品價格體系
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許多資源性產品,特別是能源產品價格體系一直沒有理順。無論是電力、煤炭、成品油價格,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價格倒掛問題,尤其是當這些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上漲以后。成品油等能源性產品價格不能理順,其產品銷售價格偏低,不利于調動企業(yè)生產積極性,也不利于鼓勵節(jié)約,從而加劇供求關系的緊張。所以,一定要利用現在能源產品價格暫時低迷,整體物價水平不高,甚至負增長的有利時機,理順成品油等能源產品價格體系,建立新的價格形成機制,快速解決歷史“欠賬”。這有利于建立節(jié)約型和諧社會。為可能到來的石油價格的更強勁上漲做好“機制準備”。必須指出,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為石油價格不可能長期低迷。
(三)加大對石油和新能源投資
鑒于今后全球油價將要出現的更為強勁的上漲形勢,防范可能出現的供應短缺,有關部門需要增加石油及新能源領域投資,加強新技術研發(fā)與應用,提高我們能源綜合生產水平。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對節(jié)能技術與推廣的投資,要將其視為另一種形式的能源投資。
(四)堅持逢低買進
市場行情短期波動是經常的。如果我們判斷今后貨幣貶值、嚴重通貨膨脹局面不可避免;判斷世界經濟低迷已至谷底,至少是距離谷底已經不遠;判斷對沖基金開始進入這個市場,那么,全球石油價格的波動就是向上發(fā)展。這是根本性的市場大勢。在這種情況下,石油價格的每一次大幅回調,都將是遠期合約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