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綸:近期將持續(xù)觀望態(tài)勢
2010-11-1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氨綸
“金九銀十”似乎歷來都是一個高產高銷的季節(jié),而今年的氨綸行業(yè)卻并未呈現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象。盡管氨綸企業(yè)9月通過相互之間的協(xié)調,成功地扭轉至贏利,國慶長假后更是豐潤了各自干涸的口袋,但幸福時光并未長久。由于下游相關企業(yè)受原料漲價等因素沖擊,不少預期訂單到位總量及速度明顯回落,下游采購氨綸的積極性更是直線下滑,甚至出現了部分看跌心態(tài)。氨綸廠商正在重新步入價格“退與進”的抉擇區(qū)。
退與進對其他產業(yè)而言或許不算難事,但氨綸在紡織化纖領域素有“味精”之稱,這種特殊性一方面使銷售情況很大程度上受控于中間商,另一方面當價格出現波動后,生產商的可操控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市場出現變化后,觀望成為一種相對通用的操作手段。
此番氨綸企業(yè)進退抉擇的矛盾關系可以從幾方面分析。
首先從成本面來看,PTMEG作為重要的氨綸原料,雖然截至10月基本售價并未出現明顯的變動,一直保持在25000元~26000元/噸的范圍內,但PTMEG的上游原料BDO售價近期以來不斷推高,目前已形成相當明顯的倒掛狀態(tài)。同期氨綸也已完成利潤水平的提升,因此調漲售價意向變得愈加濃厚。純MDI盡管在氨綸原料中占比相對較小,但連續(xù)幾個月的高位跟進,加上純MDI生產企業(yè)檢修及下游啟動的預期,氨綸價格有進一步拉漲的趨勢。原料價格普遍上漲將對氨綸形成基本面的高位支撐。
其次從供應面來看,在江浙地區(qū)強勢限電措施下,國內半數以上氨綸產能檢修。進入8月,這些產能相繼恢復生產,步入總量回升階段,一些新建產能(例如華海集團20000噸/年項目,煙臺氨綸3000噸/年項目,淮安僑新1000噸/年裝置)也已接近投產時間,極大程度地提升了后市供應預期。而氨綸企業(yè)通過9月下旬10月初的兩次提價,成功地將庫存轉移至下游經銷商、織造廠,各廠家均保持偏低甚至部分批號缺貨的狀態(tài),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氨綸企業(yè)的銷售心態(tài)。
最后從銷售、需求面來看,進入今年紡織品產銷旺季以來,無論是外銷還是內需均保持強勢攀升走勢。受此影響,多數廠商于9月下旬10月初期采取現款增購、預付款簽訂批量供貨合同等方式囤積貨源。隨著人民幣匯率的不斷變動,紡織主要原料棉紗、滌綸等更是高位持續(xù)上漲。
不過,終端產品價格并未有效跟進,直接迫使不少企業(yè)訂單接洽量縮減,一些中小企業(yè)更是通過降低開工率避免資金進一步投入,氨綸采購企業(yè)也轉入以前期備貨應用及按需進貨為主。失去終端需求支撐后,氨綸經銷商操作心態(tài)也將明顯走弱。
綜合分析,短期內氨綸生產企業(yè)或將在成本走高、庫存低位緩步攀升的影響下,進一步上調售價,但終端需求的不暢,供應總量的迅速回升尤其是新建產能的集中釋放,都將帶給氨綸企業(yè)經營壓力。因此,保穩(wěn)、觀望或將成為近期氨綸企業(yè)普遍采取的態(tài)度。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