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8月2日報道 大連新港石油管道爆炸已過去半個月,但第一責任人到底是誰,究竟有多少原油流入大海,這至今仍是個謎。
日前,從大連考察回來的美國阿拉斯加大學教授理查德·斯坦納(Richard Steiner)在北京表示,根據(jù)他的現(xiàn)場觀察及分析,泄漏到大連海洋里的中石油原油可能有6萬噸。
而此前,據(jù)媒體報道稱,預計有1500噸原油進入海洋。
泄漏量或在3萬噸以上
連日來,斯坦納教授在大連了解“7·16大連石油管道火災爆炸事故”油污清理的情況。
斯坦納曾是阿拉斯加威廉王子灣地區(qū)海洋顧問。1989年,當“?松郀柕掀澨枴庇洼営|礁造成重大石油泄漏事故后,斯坦納作為緊急響應顧問參與了救援、災后評估工作。他也曾協(xié)助聯(lián)邦、州級部門對石油泄漏進行立法。
斯坦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盡管公開報道稱這次事故約有1500噸原油泄漏到了海里,“但我估計泄漏的總數(shù)字要遠超于此!
他按照石油回收量,來倒推這次原油泄漏的總量。大連當?shù)貐⑴c清污的漁民們將海水表面的石油通過各種方式收到油桶里。如果每船收100桶,每桶裝50公斤的原油,那么一艘船每天平均約收5噸油。
“有1200艘到4000艘的漁船參與清污。如果按1200艘漁船、回收時間為10天來計算,一共應收集6萬噸油。”斯坦納估算道。
不過,斯坦納也解釋,這種估算誤差可能會在50%上下。他建議中石油及大連市政府應該更加透明地給出一個具體數(shù)字。
在大連金石灘參與清污工作的一名漁民告訴本報記者,有些漁船確實能在一天內回收100多桶,“但我覺得,漁船的平均回收量可能沒有100桶,但50到60桶應該有!
假設按照50桶來算,整體的泄漏量可能是3萬噸,仍遠遠高于預計量。
上述漁民也對記者說,現(xiàn)在他所在地區(qū)的清污已經接近結束。
消油劑或致二次污染
對于清污過程中的一些操作方法,斯坦納也提出了質疑。
“我們看到有人在部分海域,特別是有養(yǎng)殖業(yè)的海域噴灑石油分散劑(即消油劑),這是不合適的!彼固辜{表示。
他表示,該分散劑的特性是把比較厚的油層分解成小油粒。與此同時,分散劑和原油作用后的部分物質會沉到海底。
“但消油劑含有一些毒性,它與原油混合后,毒性會被放大很多倍。國際通常的做法,是在深海使用這種產品!彼固辜{說道。不過,此次大連使用的消油劑是生物制劑。
記者從金石灘海濱浴場一名負責人那里了解到,該浴場每天消油劑的最高使用量是700桶,每桶16到18升!暗嚓P人員在讓我們使用消油劑時,也提醒我們,科學(用消油劑)的方法并不環(huán)保。所以,我們在使用過程中是很小心的!
斯坦納坦言,這次中國政府的清污工作做得非常迅速。
他說,大連人用海上圍油欄、稻草墊來吸油。而且,大連也出動了數(shù)千艘漁船,大家徒手,或用鍋、鏟、筷子等工具來清理石油。雖然做法很傳統(tǒng),但人工撈油很有效!斑@也與大連這次石油泄漏的特點有關,第一是油層比較厚,第二海面比較平靜,人們容易在岸上、海面上清理!彼固辜{表示。
但斯坦納同時也指出,未來希望相關部門對回收工人做更多的保護,手套、連體服、靴子和面罩都應發(fā)放。因為新鮮的原油含有大量的有毒化學物質、會有揮發(fā)性的有機化學物VOC等。
事故主要責任方仍未明確
關于此次石油管道爆炸的主責是否是中石油,現(xiàn)在仍未明確。
7月23日,國家安監(jiān)總局和公安部共同發(fā)布了一份通報。通報中透露,事故的初步原因是,在油輪已暫停卸油作業(yè)的情況下,天津輝盛達石化技術有限公司和上海祥誠商品檢驗公司繼續(xù)向輸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強氧化劑的原油脫硫劑,造成輸油管道內發(fā)生化學爆炸。
“一般來說,石油公司油庫這么重要的地方,是不會讓外人進入的!蹦橙萄芯繂T對本報表示,即便是需要加入原油脫硫劑,為什么中石油方面的操作人員自己不添加,讓別的企業(yè)來操作?
而大連金石灘海濱浴場上述負責人也表示,目前中石油未和浴場直接接觸。盡管還未確定誰應對清污埋單,但浴場方面已把相關的清污費用憑證做了保留。
這位負責人稱:“目前,浴場的投入確實很大,最高峰時,清理浴場的總人數(shù)就高達幾千人。而從投入上看,浴場用于清污的資金估計不止2000萬元人民幣!
令他欣慰的是,現(xiàn)在海面比以往清澈了很多,已不時有人下海,大連市領導昨天下午也在金石灘游了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