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情況來看,在PTA期貨、現貨價格大幅下跌后,市場恐慌情緒逐步顯露,加上6月份新增產能的投放,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PTA后市價格下跌空間不大。
首先,PTA后期新產能壓力較大,但整體供需平衡。繼2006~2007年PTA行業(yè)經歷了產能大發(fā)展之后,2008~2010年PTA產能一直保持較為穩(wěn)定的增長,年產能增長在10%~20%,伴隨著國內產能的增加,近年來PTA進口量呈逐年下降趨勢,進口依存度大幅下降,至2010年底,我國PTA進口依存度已降至30%左右。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PTA產業(yè)再次迎來了快速發(fā)展時期,預計未來三年,我國PTA產能增加將超過1000萬噸。
其次,從下游直接需求聚酯來看,近兩年PTA下游聚酯產能增長較快,且今年增速仍高于PTA產能的擴張,需求面對PTA有一定的支撐。但與此同時,聚酯行業(yè)目前面臨“去庫存”的問題,這是短期抑制需求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方面,去年三季度,紡織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使得下游行業(yè)現金流充裕,對原料的采購增加;另一方面,貨幣政策的持續(xù)收緊限制了廠家資金的周轉,加上今年來江浙地區(qū)限電的問題,聚酯工廠庫存增加。因此,整個聚酯產業(yè)鏈都需要一個“瘦身”的過程,以適應目前的宏觀環(huán)境。
另外,自今年3月份以來,整個紡織行業(yè)出現了旺季不旺、需求不振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紡織行業(yè)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首先,人民幣的加速升值使得貿易商的利潤被壓縮;其次,外部需求盡管處于復蘇的通道,但仍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第三,自今年以來市場上有關紡織品出口退稅下調的傳言一直沒有間斷。由于今年在政策導向上面已轉為“穩(wěn)出口、擴進口”以“減順差”,因此,后期出口退稅下調有一定的可能性,只是幅度是否有16%到11%這么大,還有一定的疑問。整個終端需求的不確定性使得下游加工廠多采取短期合約的形式,對原料訂單有一定減少。
綜合PTA的供需面及產業(yè)鏈現狀分析,PTA短期弱勢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后期會有一個震蕩觸底的過程。從空間上看,底部預計在8800~9000元/噸一線,時間上看,低點可能出現在5月底或8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