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膠短纖:控制調價節(jié)奏待轉機
2012-2-28 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鍵詞:粘膠短纖
粘膠短纖價格自去年12月初在15500元/噸位置觸底反彈后穩(wěn)步上漲,至今年1月中下旬漲至16800元/噸。在2個月不到的時間內,累計上漲1300元/噸,漲幅8.3%。春節(jié)后一周時間又出現三輪普漲,累計上漲1000元/噸。當粘膠短纖價格快速上漲后,下游接受力逐漸下降,廠家產銷維持低位。
從走貨量來看,價格15500元/噸~17000元/噸范圍為上一波行情的低谷,又適逢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引得下游春節(jié)前提前備貨,廠家訂單相當充裕,目前仍有部分廠家在發(fā)16000元/噸左右的年前合同貨。17000元/噸~18000元/噸則以春節(jié)后小單補貨為主,追漲量不大。
在原料價格方面,春節(jié)后漿粕價格上漲幅度高于粘膠短纖。在粘膠短纖行情出現停頓時,漿粕卻乘著準備金率下調的東風,憑借自身良好的基本面情況,價格基本保持堅挺。據中纖網測得目前粘膠短纖開工率在80%,且后期仍有上升趨勢。且從廠家計劃來看,4~6月將有20萬噸粘膠短纖新項目計劃投產,原料備貨事宜也會提上日程。目前粘膠廠家原料庫存都處于較低位,3月或多或少都有采購原料的計劃。
而從漿粕供應情況來看,棉漿開工和庫存都處于低位,部分國產溶解漿廠家開工仍不正常,產品質量一時還不能滿足生產所需。目前棉漿、國產溶解漿價格均接近成本線,讓利空間不大。進口溶解漿目前貨源有限,價格調整幅度有限。后期漿粕價格或是粘膠短纖價格的重要支撐。
粘膠短纖這波行情雖有上漲但支撐乏力,主要還是終端接單不給力,其中外銷訂單情況尤為清淡。據某大型紡織企業(yè)反應,今年春節(jié)后訂單較往年較少了20%~30%。目前所做的多數是春節(jié)前訂單。終端銷售不暢,使得產業(yè)鏈貨源流通受限,促使價格下行。而從目前終端以及紗線接單情況來看,利好消息的確不多。南通、太倉等地棉紡廠相互開始調劑原料,看空心態(tài)有所蔓延。
從春節(jié)前市場就開始流傳,2月底3月初國家將出臺新一年度的棉花收儲價格,同時將官方出臺今年棉花種植面積較去年減少10.5%的消息。這些信息引發(fā)了各方對收儲價的猜測。部分人士認為收儲價的出臺會激勵萎靡不振的粘膠市場。但筆者認為,在終端訂單未有起色前,原料價格過高只會壓縮中間環(huán)節(jié)。且國家收儲是下半年的事情,短期內對粘膠行情實際提振效果有限。
筆者認為,短期內粘膠短纖行情大勢已去,下行趨勢已定。不過,按目前紗廠原料庫存水平來看,互相調劑的量也比較有限,而貿易商存貨也處于低位。按時間點推算,3月中旬會有集中備貨狀況,就算采購量有限,其集中性的剛性需求也不容小覷。粘膠廠或許將面臨半個月以上的產銷低迷,按行情庫存推算基本在40天左右。目前至3月上旬,由于下游需求低迷,粘膠廠家大幅度降價意義不大,應該控制調價節(jié)奏,避免產業(yè)鏈報復性看空拋貨,由此或可迎來轉機。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