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臺“中油”丁二烯工場大火,五輕近半產能停擺,“中油”評估損失僅5000萬(新臺幣,下同),不過石化業(yè)估計,停工一天,“中油”與下游廠商合計損失約1億元,停產1個月損失高達30億元,可能因此刺激塑化下游產品例如輪胎、鞋類等價格上揚。
據報道,五輕是“中油”最重要輕油裂解生產基地,年產乙烯46萬公噸、丙烯22萬公噸與丁二烯8萬公噸,占“中油”總產能近半數,這三項產品是塑化產業(yè)最上游、關鍵的原料。
五輕昨天凌晨傳出大火,雖然只有丁二烯生產線發(fā)生意外,但董事長朱少華下令“徹查”,乙烯與丙烯等生產線一并停工檢查,“中油”也立即通知下游廠商“減半供料”,相關塑化產品報價因此蠢蠢欲漲。石化廠商說,乙烯、丙烯與丁二烯是塑料產品、汽車零組件與電子零件產品原料之一,五輕停產不僅影響丁二烯等原料報價,也會牽動產品價格變化,要等“中油”復工或進口原料到岸,市場才能恢復平穩(wěn)。
“中油”高雄煉油廠長李順欽說,“中油”內部評估丁二烯產線在1個月后復工,乙烯、丙烯產線1周即可復工,如果不計算停工損失,這次爆炸損失約為5000萬元。
不過中油體系石化廠商認為,“‘中油’太樂觀了”,五輕何時重新開爐,端視地方政府、也就是高雄市政府態(tài)度而定,市長陳菊已表明“要給‘中油’嚴厲處分”,五輕復工如果拖太久,中下游石化廠商“斷炊”壓力愈大,塑化相關下游產品,漲價壓力也愈大。
石化業(yè)者說,“中油”已通知減量供料,減幅在五至六成,原本供過于求的丁二烯報價已經止跌反彈,后續(xù)仍待觀察。石化廠商估計,“中油”與下游業(yè)者將因這次事故減產影響,每天損失1億元,1個月修復期的損失高達30億元,若五輕沒辦法在一個月內重新開爐,損失會更慘重。
另外,“中油”與臺塑化下半年都有例行的歲修計劃,例如臺塑化烯烴三廠預定從7月中至8月底停爐歲修,原先石化業(yè)者就擔心下半年原料供應吃緊,“中油”也打算從大陸進口乙烯應急,如今五輕意外停產,更打亂一池春水。
臺“中油”五輕丁二烯工場昨天發(fā)生爆炸,疑似萃取塔進料管線安全閥(圓圈處)破裂引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