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年收入千萬的真相:科研經費進私人腰包
2009-07-28 來源:網絡(摘自周筱赟)
關鍵詞:學術腐敗
周筱赟:很多人談到科研體制的設計缺失,導致中國的學術腐敗,您對此如何看?
鄒至莊:改變科研體制不能解決學術腐敗問題。在中國,這個問題存在于許多有影響力但卻沒有什么學識的學者身上。而美國的學術界是很有才智的,學術界的大多數(shù)成員負責研究經費和申請科研經費項目質量的審批。因此,拿到科研經費通常是一個有好的研究課題的標志。在美國,在一個教授獲得研究經費后,他將不會有太多的機會去“剝削”學生,因為研究生們可以自己選擇論文導師或為哪個教授工作。教授們不得不為了聘到好的學生而競爭。在中國,當學生進入研究生院時,他們就會被分配去為某一個指定的教授工作。也許這就是中國的教授們可以“剝削”學生的原因了。(在這里,我給“剝削”這個詞語以寬泛的定義)。
周筱赟:您認為設計一套制度無法解決學術腐敗問題?
鄒至莊:正如我剛才說的:剽竊的問題是不能依靠設計一套制度來解決的。美國可以防學術不端行為是因為院系教師有高水準的學術知識。要想欺騙有知識的人是很困難的。在中國,有人剽竊是因為看到其他的人剽竊并且成功了。一個有水平的學者可以分辨出劣質和剽竊的研究報告,并且可以確定剽竊在他們那里是行不通的。在(中國的)學術界的水平沒有提高以前,你說的問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解決。關于學術上的不誠實,一個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低水平的學者們不了解最前沿的科研以及沒有能力判斷是否為原作!
周筱赟:美國學術腐敗比較少,到底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
方舟子:美國的高校、科研機構比較獨立,不受政府官員領導,沒有官本位的弊端?蒲匈Y金的分配由同行評議,而不是由外行的政府官員說了算。機構內部由科研人員掌握學術權力,行政人員是為科研人員提供服務的,而不是管人的。高校、科研機構是非贏利機構,不搞產業(yè)化、商業(yè)化?蒲腥藛T有較充分的學術自由。對學術造假的處罰非常嚴厲。這些制度設計確保了學術界相對比較純潔,不容易受其他領域的腐敗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也就可以防止學術腐敗的發(fā)生。
美國的大學校長職責不是做研究
周筱赟:中國的大學,完全靠行政主導,而不是靠學術的信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lián)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真真)
相關新聞
- 用科研敷衍教學比學術腐敗更可怕 2015-02-09
- 科研經費黑洞被解開 高校教師卻吐槽先逼良為娼再抓嫖 2014-07-25
- 北大校長周其鳳:我對學術腐敗零容忍 20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