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參考》報7月14日曾以《新銳“猛禽”為何毛病纏身》為題,報道美國洛·馬公司前工程師達羅爾·奧爾森揭露該公司如何漠視飛機涂層出現的問題。時隔幾個月,奧爾森直接將洛·馬告上法庭。奧爾森認為,當年F-22“猛禽”在進行反雷達測試時被做了手腳,為蒙混過關,洛·馬公司在機身上多涂了600磅(約合272公斤)的涂層,這種不合格的涂層會給F-22帶來消極影響。
前工程師揭洛·馬黑幕
美聯(lián)社11日報道,曾在洛·馬公司工作多年的隱形技術工程師奧爾森,揭發(fā)洛·馬公司于1995年9月~1999年6月期間,在F-22戰(zhàn)機隱形測試中違反原則,隱瞞測試結果,使有缺陷的飛機通過了測試。奧爾森曾向上司抱怨測試中存在的問題,但上司讓他“靠邊站”,隨后公司在1999年解雇了他。
奧爾森說,為了通過美國空軍的隱形測試,洛·馬公司將重達600磅的抗雷達涂料涂到了“猛禽”表面,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這種抗雷達涂料不合格,會很快在熱力、油和水的作用下從機身逐漸脫落。奧爾森認為,這層過厚的涂料已經危及到飛機的速度和機動性能,而目的只是為了在測試中過關。為此奧爾森要求洛·馬為183架“猛禽”付出每架5000萬美元的賠償,同時要求法庭判決洛·馬公司支付訴訟費。
洛·馬公司“全力辯護”
美聯(lián)社的報道表明,奧爾森的訴訟早在2007年10月就開始了,但直到今年才被公布。亞特蘭大的聯(lián)邦法庭已接手這樁官司,最終判決何時落槌還不得而知。一家航空咨詢機構的分析人員理查德·阿布拉菲亞說,F-22以前也卷入過糾紛,但以訴訟形式來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
美國空軍在得知該訴訟案后一直保持沉默,但洛·馬已經高調表態(tài),認為奧爾森的說法“毫無價值”。洛·馬公司網站上稱,將“全力為自己辯護”。國防分析家約翰·格萊海姆說:“F-22的隱形涂層是洛·馬公司和美國空軍全力以赴取得的技術成果,一些工程人員卻對技術上的小問題眼里容不得一點沙子。另外,奧爾森離開洛·馬已有10年了,F-22在許多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
今年初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提出停產F-22飛機后,國會參眾兩院投票支持了這一決定,但停產決定遭到了國防承包商和部分國會議員的強烈反對。有分析人員指出,半路殺出個奧爾森,對于反對停產F-22的承包商和議員們是一種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