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個技術難題
主持人:據了解,東華紡織集團研制的經膠原蛋白柔軟劑整理的面料,吸水性:處理后織物毛效>10cm/30min,保濕性:纖維保濕度>400%,柔軟性:達到常規(guī)柔軟整理的手感,耐久性:洗滌≥20 次,安全性:pH值4.0~7.5、甲醛含量≤75mg/kg、有害金屬含量符合相應國家標準GB/T18885-2002(生態(tài)紡織品技術要求),服用性:符合GB/T 8878-2002《棉針織內衣》國家標準,要達到這些技術指標,公司在關鍵技術上實現(xiàn)了哪些突破?
俞長松:我們公司2007年起與韓國富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fā)膠原蛋白柔軟劑及織物后整理項目,F(xiàn)在我們重點解決了三個方面的技術問題。
一是彩棉織物的生態(tài)性、環(huán)保性前處理工藝問題。由于天然彩棉含棉蠟、灰分、果膠質等共生物多,必須在確保彩棉色彩、性能的前提下,處理掉彩棉纖維素共生物和雜質,確保膠原蛋白整理劑能很好地滲透進彩棉織物。
二是重點解決了膠原蛋白吸附牢度不佳的問題。膠原蛋白由多種胺基酸組成,本身具有親水親油的兩親特性,雖然可以通過與纖維間的分子力吸附到面料上,但不耐水洗,其親水保濕效果經過幾次洗滌后會大大減退。為解決吸附牢度不佳問題,我們采用納米級粘結試劑,深入滲透至纖維內部,并且通過交聯(lián)反應與纖維牢牢結合在一起,使伸到纖維表面的羧基起到吸水護膚效果。經過適合的定型工藝,功能可耐20次水洗而不失效。
三是在采用韓國富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膠原蛋白cl-collagen溶劑的基礎上,與韓國麥格瑪生物發(fā)展有限公司合作,進一步改進膠原蛋白柔軟劑的配比和整理工藝,優(yōu)選了穩(wěn)定的膠原蛋白柔軟劑浸漬、軋、烘、定型工藝過程、工藝方案及工藝參數。
主持人: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加工過程。
俞長松:我們首先對彩棉進行生物酶前處理,這是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工藝。利用生物酶的高效溫和特性,對彩棉面料進行處理,有效去除彩棉共生物,這樣不僅使棉纖維的損傷小,而且不降低顏色深度,為后續(xù)加工提供了工藝保證。
我們然后選用cl-collagen膠原蛋白柔軟劑,它的原料取自韓國無菌白皮豬,免除了人們對助劑含有害物質的擔憂。助劑進行一定的配比,采用常規(guī)的浸軋法,使面料在吸收一定濃度的膠原蛋白原液后,通過軋車加壓,獲得足夠的帶液率,然后以一定的速度經長車熱定型,使膠原蛋白牢固地吸附到面料上,從而使其具有保濕護膚的效果。
主持人:這項技術在國內外處于怎樣的水平?
俞長松:這個項目技術和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研究水平和各項技術指標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樣品已通過韓國Fiei E-Testing Center和Reach Center For Bioresource And Health的檢測。經過我們的努力及有關部門的配合,目前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及中國輕工業(yè)三膠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可以為我們的產品提供檢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