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地在2015年科技活動周期間開展公眾開放活動的通知》(國科基函[2015]4號),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xié)等19個部門共同主辦,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主題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科技惠民”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周。復旦大學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積極響應,于5月16日至24日同期舉辦群眾性科技活動周,實驗室的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開展專題科普活動,并定5月20號為特別開放日。
在特別開放日,由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長江特聘教授彭慧勝,為參觀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作題為《高分子——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科普報告,彭老師從“高分子研究什么”、“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切入,通過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展示了高分子的歷史和未來,以及高分子材料在眾多領域的應用,如世界能源、可穿戴設備、重大疾病治療、會變色的智能衣服、太空電梯等等饒有趣味的進展概況。彭老師還暢談了一些個人感想,敘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和“快樂地學習”心得,大師級科學家除了具有科學精神之外,還得擁有人文情懷;科學研究也需要童心、健康體魄、品味美好的心情、開闊的心胸以及點燃他人希望的良好精神特質(zhì)。彭老師的報告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激發(fā)了同學們探索科學的興趣,精彩之語也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同學們聆聽彭老師的科普報告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同學們還參觀了實驗室的建設展示廳以及共享儀器平臺,同學們興致盎然、踴躍提問,實驗室的老師仔細講解、耐心解答。
同學們參觀實驗室的大型儀器設備以及展示廳
開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公眾開放活動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開放活動,青少年受到了科技普及的教育,開闊了社會視野,增長了科學知識,樹立了創(chuàng)新思維,感受到了科學精神和科技魅力。同時,向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也是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應盡的教育義務和服務社會的責任。
同學們在參觀實驗室的樓前合影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shù)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xié)同自組裝 2025-04-27
- 復旦大學崔繼齋青年研究員 Adv. Mater.:一種具有超快響應和大彎曲角度的光波導微型驅(qū)動器 2025-02-20
- 復旦大學聶志鴻/桑玉濤 Angew:多氮雜環(huán)卡賓聚合物配體 - 納米粒子表面功能化中穩(wěn)定性與精準定制的協(xié)同突破 2025-02-18
- 中科院陰和俊副院長調(diào)研長春應化所高分子實驗室 2014-01-09
- 南京大學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與技術(sh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第一屆學術(shù)委員會成立 2013-06-28
- 南開曹墨源課題組《Adv. Mater.》:雙重不對稱超親水折疊通道上的增強流體收集過程 2023-02-22
- 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和吳治嶧研究員團隊 Adv. Mater.:開放環(huán)境下的觸覺傳感系統(tǒng) - 邁向簡單高效的材料辨識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