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學所在有機共軛聚合物半導體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2016-06-2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近年來,有機共軛聚合物由于具有優(yōu)異的半導體性質,其研究受到廣泛關注。人們發(fā)現聚合物的側鏈不僅可以提高聚合物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性,而且可以影響聚合物的半導體性能。
在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支持下,化學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調控側鏈改變聚合物半導體性能的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研究進展。他們在聚合物側鏈中引入脲基團,得到了側鏈含功能基團的共軛聚合物,如圖1所示。由于側鏈間的氫鍵相互作用,聚合物薄膜的有序性增強;與不含脲基團的聚合物相比,其場效應晶體管遷移率由3.4 cm2V-1s-1提升到13.1 cm2V-1s-1,體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也由3.8%提升到6.8%。此研究結果為聚合物側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最近發(fā)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J. Am. Chem. Soc. 2016, 138, 173)。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在共軛給-受體聚合物(DPPTTT)薄膜中引入四甲基銨鹽,共軛聚合物薄膜的載流子遷移率得到了大幅提高。以此摻雜后的共軛高分子薄膜制備的場效應晶體管的遷移率達到26.2 cm2V-1s-1,而且具有高開關比、強空氣穩(wěn)定性。對其機理研究表明,四甲基銨鹽的存在限制了側鏈扭轉,使薄膜有序性得到了提高,從而提升了其半導體性能(Sci. Adv.2016, 2, e1600076.)。該結果被NanotechWeb以“Ionic additive improves OFETs”為題進行了報道。
圖1 側鏈含有脲基團的共軛聚合物與其薄膜結構和半導體性能變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韓艷春團隊 AFM:彈性體基體中構建連續(xù)共軛聚合物網絡 - 實現高拉伸性與高電學性能兼得 2025-03-25
- 南科大馮奎、郭旭崗/海南大學陳志才 Angew 綜述:高性能有機電化學晶體管共軛聚合物的分子設計策略、應用和前景 2025-01-09
- 華南理工大學郭子豪課題組 AFM : 具有超低閾值電壓的n型有機電化學晶體管 2024-11-01
- 中科院化學所張德清研究員課題組在側鏈調控共軛聚合物半導體性能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2019-10-23
- 天津大學李立強-陳小松團隊《Adv. Mater.》:零溫度系數點現象用于實現溫度不敏感的有機場效應晶體管 2024-04-08
- 南科大郭旭崗、馮奎團隊 Angew:硒酚取代策略助力噻唑酰亞胺實現高性能n-型有機熱電性能 2023-11-30
- 福建物構所黃偉國研究員、方偉慧研究員 Adv. Mater.:在打破聚合物介電常數和損耗之間的“平衡”關系取得新進展 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