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轉變材料可以用作驅動器,人造肌肉,傳感器等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其中,雙層膜材料是大家最為關注的一種材料構筑方式。其形狀轉變來源于兩側材料對外界刺激產(chǎn)生不同體積變化所造成的內應力。因此,想要達到大幅度的形狀轉變就需要兩側材料具有大的物理化學性質差異,但這又將造成材料界面結合強度弱,容易造成剝離。因此,如何解決此矛盾,實現(xiàn)性質差異大的材料的高強度結合一直困擾著大家。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王樹濤研究員課題組,提出新的界面聚合方法,實現(xiàn)了水凝膠和油凝膠的共價連接,為這一矛盾提供了解決方案。與傳統(tǒng)的界面縮合聚合不同,文中報道的界面聚合是利用在油相單體和水相單體的界面處的擴散層,當聚合反應開始時,界面處發(fā)生油相單體和水相單體的共聚,形成過渡層,共價連接油凝膠和水凝膠,制備出水凝膠/油凝膠Janus膜。利用膜兩側水凝膠和油凝膠的性質差異,實現(xiàn)了膜的彎曲方向和彎曲程度的可控調節(jié),并以此制備出簡易的液體泄漏報警裝置。這種新的界面聚合方法適用于多數(shù)不互溶乙烯基單體分子體系,為新型功能聚合物的設計和制備提供了新思路。
這一成果A monolithic hydro/organo macro copolymer actuator synthesized via interfacial copolymerization發(fā)表在NPG Asia Materials上,文章第一作者是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張飛龍(http://www.feilongzhang.icoc.me/),通訊作者是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智能材料與界面科學實驗室王樹濤研究員。
文章鏈接:http://www.nature.com/am/journal/v9/n5/full/am201761a.html
- 華東師大張利東教授團隊 AHM:新型醫(yī)療器械 - 可降解且具有梯度硬度的水凝膠介入導管 2025-04-30
- 湖北工大黃以萬/李學鋒 Small:非電中性兩性聚電解質水凝膠強韌化研究 2025-04-29
- 北理工沈國震教授/李臘副教授、湖南工大許建雄教授 Adv. Mater.: 可植入式無線水凝膠超級電容器實現(xiàn)雙向神經(jīng)調控 2025-04-24
- 蘭大卜偉鋒/蘭州化物所蔡美榮、周峰 ACS AMI:聚合物動態(tài)共價油凝膠原位剝離MoS?納米片及其增強的潤滑性能 2025-04-08
- 西工大劉維民院士團隊 ACS Nano:基于液態(tài)金屬納米材料增強的離子型超分子油凝膠潤滑材料 2024-11-30
- 蘭州大學卜偉鋒/蘭州化物所蔡美榮、周峰/西南科大常冠軍 Macromolecules:動態(tài)共價聚合物-納米粒子復合油凝膠潤滑劑 2024-08-25
- 浙江大學徐志康/張超/楊皓程團隊 Prog. Polym. Sci.:界面聚合可控性的熱力學與動力學思考 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