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在光電限域納米孔道研究聚集誘導發(fā)光(AIE)效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以 “Manipulating and Visualizing the Dynamic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within a Confined Quartz Nanopore”為題發(fā)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該研究團隊利用前期提出的納米孔電化學限域測量思想,針對聚集誘導發(fā)光體(AIEgens)發(fā)光過程可逆操控這一挑戰(zhàn),探索制備了單個石英納米孔道限域光電傳感界面,直接對納米孔尖端限域空間內(nèi)飛升量級AIEgens溶液進行電化學可逆調(diào)控,使得AIE發(fā)光體在限域尖端和非限域空間之間以1.4 μm/s-2.2 μm/s的速度往復運動,從而在單分子水平上實現(xiàn)了動態(tài)聚集誘導發(fā)光過程的動態(tài)可逆操控。同時,利用瞬態(tài)電化學-熒光聯(lián)用技術,實時同步的監(jiān)測了聚集誘導發(fā)光體在限域空間可逆變化過程。進一步,研究團隊利用光電納米孔道高空間分辨的特性,將AIEgens電化學可控地注入到單個細胞中,應用于非水溶性AIEgens分子的單個活細胞熒光成像分析。該研究為構建具有良好可逆性和可重復性AIEgens傳感測量機制提供了新思路。
論文由化學院青年教師應佚倫副研究員帶領一年級碩士研究生李緣杰,經(jīng)過兩年的不懈努力完成,梅菊副教授全力幫助了AIE分子的制備合成,課題設計和測量機制上得到了田禾院士及龍億濤教授的悉心指導。該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基金委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等項目資助。
- 港中文(深圳)唐本忠院士、深圳大學王東教授等 Nat. Protoc.: NIR-II激發(fā)AIE仿生納米用于肺結核活體光學診療 2025-04-18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團隊 AFM:自上而下法制備AIE/柔性木基傷口敷料 - 助力耐藥菌感染傷口快速愈合 2025-02-13
-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團隊/武大王富安課題組 JACS:設計一種AIE螺環(huán)近紅外發(fā)射探針用于DNAzyme敏化增強的乳腺癌光熱治療 2024-12-14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細胞膜靶向的聚集誘導發(fā)光分子用于神經(jīng)追蹤和損傷的可視化 2025-01-21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與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綜述:聚集誘導發(fā)光材料實現(xiàn)高分辨生物成像 2025-01-07
-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北理工黎朝 AM:基于AIE活性納米復合水凝膠的可穿戴交互式信息-傳感材料 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