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建院60周年,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精心策劃,由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師生共同合作,積極籌備的《大分子快訊》(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專刊于10月19日正式出版。該專刊由楊萬泰院士、張立群教授和石峰教授擔任客座編輯。?黝}為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領域研究進展,以1篇綜述(Reviews),1篇專題文章(Feature Articles)和16篇研究論文(Communications)的形式,系統(tǒng)總結了學院近年來在聚合方法、自修復彈性體、超分子材料、聚酰亞胺纖維、聚合物光子晶體、可注射的細胞載體生物材料、細胞/纖維復合材料、聚丙烯腈基碳纖維、聚合物晶體生長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充分反映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在材料科學領域的多學科交叉與協(xié)同發(fā)展,尤其是在高分子材料領域基礎研究和工業(yè)應用方面的進展和成果,彰顯了學院在材料領域研究的強勁實力,向國內外的科研同仁們展現(xiàn)了學院近年來科研學術的新思想、新風貌。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北京化工大學1958年建校時創(chuàng)辦的院系之一,是北京化工大學“211”工程和“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學科,是全國首批碩士、第二批博士學位授予學科和首批博士后流動站建設單位。學院擁有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醫(y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基地。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培養(yǎng)材料領域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技術型和復合型專業(yè)人才和領軍人才為目標,現(xiàn)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6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國家教學名師和科技部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5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2人)、優(yōu)青2人、青年長江1人、青千1人,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專項、基金委創(chuàng)新群體、基金委重大及重點項目在內的一大批國家級及省部級項目,年均科研經費超過1.5億元,授權專利達150余項,材料學科已進入ESI排名前1.28‰。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通過創(chuàng)新技術解決各種工業(yè)問題,榮獲多項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為高分子材料和化工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與發(fā)展,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已建設成為我國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此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出版的《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潜本┗ご髮W校慶活動的組成部分。它的出版將有助于學院提高在材料化學研究領域尤其使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領域的國際聲譽,推動北京化工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我們真誠地希望這期特刊能夠使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領域研究工作引起廣泛關注,并促進全球合作。感謝《大分子快速通訊》編輯Bo Weng的大力支持,感謝整個編輯團隊的努力。此外,我們感謝所有作者對這一?鞯呢暙I。最后,我們謹以此期特刊,熱烈祝賀北京化工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60周年,預祝雙方在今后的發(fā)展中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更大的成功。
專刊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toc/15213927/2018/39/20
- 北化大潘凱教授課題組《CEJ》:用于高靈敏度柔性壓阻傳感器的超輕聚吡咯交聯(lián)納米纖維氣凝膠 2021-08-11
- 北化大賈明印副教授《Thin-Walled Structures》:3D打印連續(xù)玻璃纖維增強聚乳酸復合材料 2021-07-14
- 北化大張立群教授/王朝教授團隊《Prog. Polym. Sci.》綜述:生物基聚酯的綜述與展望 2021-06-26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5-04-21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國科大肖家棟-楊晗課題組誠聘“光催化劑-高分子材料復合成型”方向博士后(長期有效)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