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導體與絕緣體之間快速轉變的材料在理論研究以及工業(yè)應用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傳統(tǒng)的導體絕緣體轉變材料主要集中在如二氧化釩,鈣鈦礦,有機薄膜等固體材料,需要較為復雜的制備工藝和刺激條件,這限制了其更廣泛的應用。近日,清華大學劉靜教授課題組提出基于室溫液態(tài)金屬與硅膠材料,發(fā)明并研制出一種可實現溫控導體-絕緣體轉變功能的復合材料(TIC),相應轉變不僅可逆,且能重復100次以上而無明顯結構破壞,最大拉伸幅度可至原長的780%。這種材料制備工藝簡單,可以3D打印,基于這一新材料對于發(fā)展未來柔性可拉伸半導體器件、溫度開關、智能可穿戴設備乃至外太空等極端環(huán)境探測用傳感器具有重要意義。
課題組在大量的實驗研究中發(fā)現,液態(tài)金屬與特定粘度的硅膠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可自然固化形成復合材料。該材料中的液態(tài)金屬微顆粒周邊為硅膠所包裹,在室溫時呈絕緣特性。然而當該材料遇到低溫觸發(fā)后,可從絕緣態(tài)轉變?yōu)閷w,且材料升溫后可再次恢復絕緣狀態(tài)(圖1)。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轉變過程可以重復100次以上而沒有出現明顯的結構破壞和電學性能變化。整個過程中,材料可以反復拉伸,在拉伸狀態(tài)仍可以實現快速絕緣體-導體轉變。
圖1 可拉伸材料在溫度刺激下實現導體-絕緣體可逆轉變現象
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液態(tài)金屬(鎵銦合金)在凝固過程中體積會對應增大。液態(tài)金屬微顆粒由于被絕緣的硅膠隔絕,其最初呈絕緣特性,而在低溫作用下,導電的液態(tài)金屬發(fā)生相變凝固的同時出現快速膨脹;與此相反的是,絕緣硅膠則在低溫刺激下收縮,于是液態(tài)金屬顆粒被擠出硅膠膜從而形成互相連通,由此呈現出導電特性。受熱之后,硅膠恢復彈性,而液態(tài)金屬顆粒則由固體熔化成液態(tài)而導致體積減小,重新回歸到被硅膠包裹狀態(tài),呈現絕緣性質(圖2)。
圖2 低溫誘導金絕緣體-導體可逆轉換機理
為驗證新材料作為溫度開關方面的性能,課題組還特別設計制作了一個基于TIC的電路置于四驅車內部,其在室溫下時為絕緣狀態(tài)。當對TIC進行冷凍,四驅車立即啟動奔跑,當TIC材料恢復室溫后,電路又自動斷開,四驅車繼而停止運動(圖3)。
圖3 低溫開關展示
進一步地,文章還展示了利用TIC材料作為溫度傳感器,結合單片機和藍牙設備,研制了可通過環(huán)境溫度改變實現不同圖案功能的顯示裝置。如圖4所示,改變溫度可顯示清華大學英文首字母THU及0-9阿拉伯數字(視頻3)。
圖4 基于TIC材料的溫控顯示裝置
值得一提的是,該材料在低溫刺激下展現的絕緣體-導體轉變特性還有望用于月球探索中。在月球夜晚極低溫環(huán)境下,材料從絕緣體轉為導體,連通電路開展工作;而在月球白晝溫度上升時,材料又恢復絕緣狀態(tài),開關斷開,設備停止工作,此過程無需加載復雜的嵌入式控制系統(tǒng)。
相應成果發(fā)表在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影響因子IF: 21.95)。清華大學醫(yī)學院2015級博士生汪鴻章及2014級博士生姚又友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清華大學教授、中科院理化所雙聘研究員劉靜為本文通訊作者。上述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液態(tài)金屬軟體柔性感知機器人技術研究”、中國科學院院長基金及前沿項目的資助。
文獻鏈接:
A Highly Stretchable Liquid Metal Polymer as Reversible Transitional Insulator and Conductor (Advanced Materials)
- 浙理工王新平/周嫻婧與斯德哥爾摩大學Jiayin Yuan教授ACS Macro Lett.: 溫控“開-關”的三氮唑聚離子液體催化劑 2025-04-25
- 華南師大先進信息材料課題組 JMCA:溫控吸附與限域的介孔半剛性金屬有機聚合物框架材料 2023-04-09
- 阿爾托大學Olli Ikkala教授、張航博士《Adv. Funct. Mater.》:可高效切換水下黏附水凝膠 2023-02-28
- 南洋理工大學王一凡課題組 Matter:可編程離散單元組裝的復雜三維曲面 2023-12-02
- 同濟大學浦鴻汀教授團隊 《ACS Macro Lett.》:拓撲結構可逆聚合物網絡 2023-09-18
- 復旦大學彭娟團隊 Macromolecules: 共軛高分子PBTTT的晶型調控 2023-01-04
- 華南師大張振 Small:纖維素納米晶穩(wěn)定液態(tài)金屬Pickering乳液用作光熱、導電直寫墨水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