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活性的檢測及判斷對于測試藥物效果、指導治療等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細胞活性的判斷主要通過評估細胞膜的完整性、細胞內(nèi)蛋白及酶的生物活性等方面來實現(xiàn),而通常的檢測方法主要基于紫外-可見吸收強度或者熒光信號。紫外檢測法是目前最常用、最經(jīng)典的手段,但是卻存在靈敏度低和重復性不夠等問題;熒光檢測法能夠有效提高靈敏度并且無需對細胞進行破壞,但是也同樣存在選擇性不夠等問題。這主要是大多數(shù)測定方法依賴于細胞膜的完整性,且直至細胞凋亡晚期始終保持其膜的完整性,導致生物毒性預測的精確度降低。因此,精確評估細胞活力的熒光探針對于癌癥治療中的治療效果評估有著重要的意義。
針對不同狀態(tài)的細胞及微生物細胞表面結構及電荷狀態(tài)具有較大差異,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設計了一種新型含四苯基乙烯的聚集誘導發(fā)光(AIE)聚合物。該聚合物具有AIE性能的共軛骨架賦予其獨特的光物理性質,使其在生理環(huán)境中的聚集態(tài)具有高的發(fā)光效率及靈敏度;而引入寡聚乙二醇側鏈可以增加水溶性并減少非特異性相互作用,提高體系的選擇性。因此,該聚合物在哺乳動物細胞(活細胞、凋亡細胞和死細胞)和微生物(細菌和真菌)等存在的情況下,能選擇性的與活細胞結合。
為了研究該AIE聚合物的選擇性及特異性,作者選擇了該聚合物的單體及經(jīng)典的商業(yè)化活細胞染料鈣黃綠素進行比較。前期的細胞毒性實驗顯示,該聚合物跟鈣黃綠素相比表現(xiàn)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進一步的成像實驗表明,在相同條件下對細胞進行誘導凋亡后,該AIE聚合物能夠選擇性地只與活細胞結合,而在早期凋亡細胞、死細胞內(nèi)基本檢測不到熒光信號。而該聚合物的單體能夠可與所有不同狀態(tài)的細胞結合,甚至與凋亡細胞及死細胞結合更強,這主要是由于兩種細胞膜通透性增加的緣故。與此同時,鈣黃綠素雖然能夠很好地與活細胞結合,但是在凋亡晚期及死細胞中依然能檢測到鈣黃綠素的熒光信號。由此可見,該AIE聚合物對活細胞具有更優(yōu)異的選擇性。后續(xù)研究證明,該選擇性結合主要是由于聚合物攜帶一定的負電荷,與攜帶負電荷較多的凋亡細胞及微生物之間有較強的靜電排斥作用;而對于死細胞,因為其無法發(fā)生能量依賴的細胞內(nèi)吞作用而不能跟該AIE聚合物有效結合。這種新型AIE共軛聚合物在監(jiān)測細胞活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將來將有可能應用于抗藥物毒理和治療效果的研究。
以上相關成果發(fā)表在Biomaterials上。論文第一作者為華南理工大學胡蓉博士,通訊作者為華南理工大學秦安軍教授。該工作的完成還要感謝香港科技大學郭子健博士、華南理工大學周濤濤、李白雪博士和沈建磊博士等大力幫助。
原文信息:Selective viable cell discrimination by a conjugated polymer featuring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19307574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細胞膜靶向的聚集誘導發(fā)光分子用于神經(jīng)追蹤和損傷的可視化 2025-01-21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與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綜述:聚集誘導發(fā)光材料實現(xiàn)高分辨生物成像 2025-01-07
-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北理工黎朝 AM:基于AIE活性納米復合水凝膠的可穿戴交互式信息-傳感材料 2024-03-23
- 深圳大學王東、張志軍/港中深唐本忠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高希珂 AFM:NIR-II激發(fā)的AIE聚合物用于癌癥的多模態(tài)光診療 2024-03-27
- 寧波大學趙傳壯和醫(yī)科院醫(yī)工所張明明 Macromolecules: UCST型溫敏性AIE聚合物構建熒光變色系統(tǒng) 2023-06-07
- 華中科大羅亮、孟凡玲、王平等團隊《Nat.Commun.》:基于共軛聚丁二炔的超高強度拉曼探針及細胞器靶向的活細胞成像 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