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治療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高效腫瘤治療方法。免疫檢查點阻斷是一種利用抗體阻斷負性免疫調節(jié)通路的方法,在臨床上已成功用于多種晚期癌癥。然而,由于腫瘤微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宿主免疫系統激活不足,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對許多癌癥的全身抗腫瘤反應率仍然有限。免疫檢查點阻斷與其它免疫原性療法結合可提高非炎癥腫瘤的免疫應答率。因此,開發(fā)有效誘導免疫應答和增強抗腫瘤反應的新策略,對腫瘤免疫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鐵死亡是近年來發(fā)現的一種新的細胞死亡形式,它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并適當產生免疫原性;而具有免疫逃逸和炎癥趨向能力的血小板仿生膜可以最大限度將鐵死亡藥物遞送到腫瘤部位,從而在腫瘤轉移的鐵死亡治療中發(fā)揮出完全的潛力。楊武利教授課題組發(fā)展了一種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納米粒子誘導鐵死亡聯合PD-1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的新策略,并對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納米粒子誘導鐵死亡及鐵死亡增強免疫反應的通路途徑進行了深入探討,揭示了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納米粒子促進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復極化的重要作用(如圖1所示)。
圖1 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納米顆粒誘導鐵死亡增強的腫瘤免疫治療的通路途徑
研究表明,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納米粒子通過抑制系統半胱氨酸/谷氨酸轉運體通路,誘導腫瘤細胞鐵死亡的發(fā)生。納米粒子介導的鐵死亡不僅能激活樹突細胞成熟、T細胞活化和浸潤,誘導腫瘤特異性免疫應答;而且還能有將免疫抑制M2表型的巨噬細胞再極化為抗腫瘤的M1表型,從而提高PD-1阻斷療法的體內治療效果。動物實驗表明,相比于單一治療方式,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納米粒子誘導鐵死亡聯合免疫治療的方法有效抑制了腫瘤的生長和轉移,并在4T1 轉移瘤小鼠模型中實現腫瘤的持續(xù)消除.。因此,該方法有望提供一種臨床適用的協同免疫治療的新途徑。
該工作近日發(fā)表在Small上, 并入選Front Cover (圖2),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第一單位,高分子科學系博士后姜琴為第一作者,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楊武利教授和藥學院龐志清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圖2 血小板膜包衣的磁性納米粒子用于鐵死亡增強的腫瘤免疫治療封面圖
原文詳見:Qin Jiang, Kuang Wang, Xingyu Zhang, Boshu Ouyang, Haixia Liu, Zhiqing Pang*, Wuli Yang*, Platelet membrane-camouflag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ferroptosis-enhanced cancer immunotherapy, Small, 2020, 16, 2001704.
文章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001704
- 武漢大學張先正教授團隊 ACS Nano:陽離子磁性納米粒子激活自然殺傷細胞用于治療膠質母細胞瘤 2024-12-28
- 南開大學劉育教授課題組:超分子組裝體介導的細胞極性調控 2021-02-24
- 香港中文大學邊黎明教授課題組:磁控細胞整聯素與配體互動的創(chuàng)新納米平臺 2017-09-14
- 煙臺大學/濰坊中醫(yī)藥產研院陳大全教授團隊 JCR: 仿生活性氧/氮納米清除劑抑制“鐵死亡風暴”調節(jié)免疫靶向急性腎損傷 2025-01-10
- 南方醫(yī)大沈折玉教授 Biomaterials: 中空介孔三氧化二鐵納米藥物介導的瘤內Fe3+/2+循環(huán)催化用于大腫瘤鐵死亡治療 2024-11-01
- 南華大學喻翠云/魏華/張海濤團隊 JNB:調控組氨酸磷酸酶-鐵死亡串擾 - 用于肝細胞癌高效治療及其機制的研究 2024-10-18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y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