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作為可再生資源,通過化學固定方法將其轉化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學品和聚合物材料已經(jīng)取得重要進展。但常見的廉價大宗石化原料烯烴與二氧化碳的共聚合仍存在極大困難。近年來,一種二氧化碳和1,3-丁二烯經(jīng)調聚反應制得的雙烯基取代δ-戊內酯(EVL),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EVL的加成或者開環(huán)聚合以及聚合后修飾,有望制備得到二氧化碳與1,3-丁二烯的共聚物,開發(fā)新的聚合物功能材料。近日,浙江大學倪旭峰和凌君團隊設計了一種名為“scrambling polymerizations”的聚合策略,以低毒性的鈉鹽為催化劑,實現(xiàn)了EVL與ε-己內酯(CL)的共聚合,“一鍋一步”制備拓撲結構可控的共聚酯(圖1)。該工作以“A Topology-Defined Polyester Elastomer from CO2 and 1,3-Butadiene: A One-Pot-One-Step “Scrambling Polymerizations” Strategy”為題發(fā)表于Angew. Chem. Int. Ed.(Angew. Chem. Int. Ed. 2022, e202213028)。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陳愷豪和朱志琦碩士。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圖1 基于二氧化碳和1,3-丁二烯的共聚酯合成
在強堿催化下,EVL中具有共軛結構的雙鍵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得到含有多個內酯環(huán)的齊聚物oEVL。DFT計算表明,在共軛雙鍵加成后,EVL的內酯環(huán)可被活化,相應的開環(huán)反應能壘顯著下降,且 oEVL中的各內酯環(huán)之間存在一定的活性差異。同時,oEVL的開環(huán)產(chǎn)物與其它酯鍵(如聚己內酯內部的酯鍵)發(fā)生酯交換反應的活化能也較低(圖2)。這使得oEVL與聚酯間通過活躍的酯交換過程(scrambling)快速形成新的拓撲結構成為可能。
圖2 oEVL開環(huán)和酯交換反應的DFT計算
圖3 共聚合動力學和共聚物表征
圖4 共聚合機理及拓撲結構轉變示意圖
圖5 交聯(lián)共聚物網(wǎng)絡的拉伸強度與斷裂伸長率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2213028
- 浙江大學倪旭峰、凌君團隊 Macromolecules:由二氧化碳、1,3-丁二烯和生物基二醇合成功能性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 2025-01-07
- 上海交大莊小東、王天富/北科大張娟 Adv. Mater.:偶極增強聚合物促進大電流電催化二氧化碳制乙烯 2025-01-02
- 浙大伍廣朋/楊貫文課題組 Macromolecules:環(huán)氧丙烷與二氧化碳共聚物聚碳酸亞丙酯PPC的無金屬化高效制備 2024-09-29
- 浙江大學王立教授和俞豪杰教授團隊:用于陰離子染料高效吸附分離的具有路易斯酸位點的不飽和MIL-101(Cr)材料 2025-04-18
- 第五屆全國高分子科技與產(chǎn)業(yè)創(chuàng)新峰會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第二輪通知) 2025-04-09
- KAUST甘巧強教授團隊 AFM:熱致變色水凝膠實現(xiàn)智能窗膜 - 車輛降溫10°C,無需額外能耗 2025-03-25
-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團隊《Macromolecules》封面:同時實現(xiàn)PET的促結晶與增韌改性 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