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本科教學評估:資源觀榮退 增值觀上位
2012-06-20 來源:中國科學報
近日,“本科教學評估”一詞重新引起了全國高校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新啟動的這一輪評估具有怎樣的特點?需要克服哪些難題?將在多大程度上提升高等教育的質量?
“合格”、“審核”兩步走
2011年,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確定了以學校自我評估為基礎,以院校評估、專業(yè)認證及評估、國際評估和教學基本狀態(tài)數(shù)據(jù)常態(tài)監(jiān)控為主要內容的高等教育教學評估頂層設計。
2012年初,教育部下發(f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實施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指標體系》,新一輪評估方案基本確定。
據(jù)報道,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全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與評估機構協(xié)作會正在組織參評學校和評估機構相關人員,針對本科教學評估新方案進行分專題培訓,并對擬聘任的評估專家進行崗前培訓。
但另有資料顯示,已有常熟理工學院、廈門理工學院等學校,接受了教育部專家組的本科教學評估。
那么,這次的本科教學評估到底處于一個怎樣的階段?
“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推動的工作是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評估,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加緊研究準備試點的是審核評估。審核評估將對‘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和老的地方本科院校進行評估!痹诮沼谇迦A大學召開的“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fā)展追蹤研究”研討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副主任吳巖在發(fā)言中如是說。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針對未參加過教學工作評估的各類新建普通本科學校,包括經(jīng)國家正式批準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學校。而合格評估“通過”的學校,才能獲得進入下一輪普通高等學校審核評估的通行證。
明確評估的質量主體
事實上,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已組織舉行過多次本科教學評估。其中,公眾記憶猶新、印象深刻的是從2003年到2008年持續(xù)開展的高校本科教學評估。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史靜寰指出,相繼開展的兩次本科教學評估,經(jīng)歷了從資源觀、產(chǎn)出觀向增值觀的轉變。
我國高校規(guī)模自1999年擴招后迅速擴大,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從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間,全國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學生人數(shù)增長了1.2倍,而沒有研究生院的普通本科院校學生人數(shù)增長了6倍,高職高專學生人數(shù)增長了8倍。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很多高校的物質條件、制度建設、人才建設乃至心理準備程度,都沒有達到承擔這樣大規(guī)模教育任務的能力。
為保證我國高等教育的質量,上一輪本科教學評估針對這個現(xiàn)實而急迫的問題,設計了緊扣高校教學基本設施、師資隊伍數(shù)量與結構的評估指標體系。
“設置大學資源上的評價指標,強迫政府和大學意識到資源的重要,解決了很多地方院校資源不足的問題!笔缝o寰認為,“資源觀”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功不可沒。
然而,是不是只要地好肥足,小苗兒就一定能茁壯成長?正是基于這一質疑,在新一輪本科教學評估方案的論證過程中,“增值觀”得到了充分的重視。
史靜寰認為,關注高等教育的“增值性”,就是要考察學生在大學期間到底獲得了怎樣的成長,換句話說就是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否清楚,課程設計是否與之相稱,學生畢業(yè)后能否勝任本專業(yè)所設定的工作崗位。這要求學校要更加關注學生,盡力了解學生的差異性和需求的多樣性,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育。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評估專家別敦榮也認為,上一輪本科教學評估在大規(guī)模擴招的背景下開展,辦學條件、教學制度成為本科教學最突出的問題。隨后,各所學校的條件和制度得到較大改善,但其本身并不能帶來教學質量的提高,而必須通過本科教學過程的改革。因此,對老師教授、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直接考查,是引導教學工作步入更健康軌道的積極舉措。
“在本科教學評估中加入學習效果的評估是可行的。”教育評價研究專家、參與新一輪教學評估方案研究的章建石博士表示,“上一輪評估更多地關注外在資源,這與當時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狀況是相適應的。新一輪的評估則需要關注學生,指向學生的發(fā)展。評估高等教育質量,首先應該明確質量的主體及其表征形式,從學生身上尋找質量證據(jù)!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wǎng)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jīng)本網(wǎng)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長年堅持在本科一線教學 浙大兩名教授各獲100萬獎勵 2013-09-12
- 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缺乏學生反饋 被質疑形式主義 2012-11-20
- 教育部明年起試點本科教學評估新方案 2011-10-21
- 武漢大學陳朝吉教授、西班牙巴斯克大學Erlantz Lizundia教授 AM:鋰離子電池生物基聚合物電解質的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評估 2025-01-12
- 陜科大王學川/劉新華、川大陳一寧:基于天然皮膚有機水凝膠的自供電無線傳輸智能生物電子平臺,用于慢性傷口診斷、評估和加速愈合 2023-10-16
- 西安交大徐光魁教授、劉文佳教授 Nano Lett.:肝纖維化與預后精準評估的粘彈性多尺度力學指標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