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會議召開
2016-11-0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近日,東華大學“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111”引智計劃)工作會議召開。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雷伊鮑曼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蕭守道教授、日本東京工業(yè)大學的鞠谷雄士教授、德國萊布尼茲高分子研究所的布里奇·沃伊特教授、日本大學的哈若庫奇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劉向陽教授、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楊一奇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范金土教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李翼教授等16位國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所的學者應邀出席會議。會議由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材料學院院長朱美芳教授與蕭守道教授、鞠谷雄士教授共同主持。來自東華大學及南開大學的教師代表應邀參會。
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副主任、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楊曙光教授對2015年“111”引智基地工作做了總結匯報。引智基地的科研領域主要包括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功能與智能材料、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生物質材料、仿生材料、先進能源材料等,2015年合作發(fā)表論文134篇,開展國際科研項目4項,舉辦國際學術會議4次。2015年5月,材料學院與美國纖維學會聯合舉辦了纖維學會2015年春季會議暨2015年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ICAFPM 2015),多位“111”引智成員如蕭守道教授、鞠谷雄士教授等出席會議。另外,“111”引智成員及其他境外高校學者多次到東華大學講學交流或開展實驗研究,東華大學師生如張耀鵬教授、王興平博士等也前往蕭守道教授、布里奇沃伊特教授課題組訪問學習。
工作匯報中,楊曙光教授還介紹了依托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的“錢寶鈞國際纖維杰出貢獻獎”和“錢寶鈞國際纖維青年學者獎”,此獎項在ICAFPM 2015時被建議提出,將在兩年一屆的ICAFPM上頒獎,旨在鼓勵全世界材料學者加入纖維領域的研究和開發(fā)。專家們針對獎項候選人的遴選范圍、推薦評選程序等展開了熱烈討論,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匯報結束后,朱美芳感謝大家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并表示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將會綜合考慮,爭取盡快做出關于評獎最公正有效的方案,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她還表示,通過這次會議,拓寬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方向,今后將積極深入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111”引智基地的全面發(fā)展。
據悉,“111計劃”即“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以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為平臺,從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yōu)勢學科隊伍中,引進匯聚1000余名優(yōu)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東華大學“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自2008年開始實施,目前已有近20位海外專家,合作范圍在逐步擴大。
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副主任、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楊曙光教授對2015年“111”引智基地工作做了總結匯報。引智基地的科研領域主要包括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功能與智能材料、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生物質材料、仿生材料、先進能源材料等,2015年合作發(fā)表論文134篇,開展國際科研項目4項,舉辦國際學術會議4次。2015年5月,材料學院與美國纖維學會聯合舉辦了纖維學會2015年春季會議暨2015年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ICAFPM 2015),多位“111”引智成員如蕭守道教授、鞠谷雄士教授等出席會議。另外,“111”引智成員及其他境外高校學者多次到東華大學講學交流或開展實驗研究,東華大學師生如張耀鵬教授、王興平博士等也前往蕭守道教授、布里奇沃伊特教授課題組訪問學習。
工作匯報中,楊曙光教授還介紹了依托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的“錢寶鈞國際纖維杰出貢獻獎”和“錢寶鈞國際纖維青年學者獎”,此獎項在ICAFPM 2015時被建議提出,將在兩年一屆的ICAFPM上頒獎,旨在鼓勵全世界材料學者加入纖維領域的研究和開發(fā)。專家們針對獎項候選人的遴選范圍、推薦評選程序等展開了熱烈討論,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匯報結束后,朱美芳感謝大家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并表示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將會綜合考慮,爭取盡快做出關于評獎最公正有效的方案,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她還表示,通過這次會議,拓寬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方向,今后將積極深入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111”引智基地的全面發(fā)展。
據悉,“111計劃”即“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以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為平臺,從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yōu)勢學科隊伍中,引進匯聚1000余名優(yōu)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東華大學“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自2008年開始實施,目前已有近20位海外專家,合作范圍在逐步擴大。
(會議現場)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青島大學寧新教授團隊 CEJ:通過界面大分子植入制備耐久雙親性聚丙烯微納米纖維材料 2025-03-18
- 東華大學丁彬教授/閆建華教授團隊 Mater. Today綜述:柔性氧化物陶瓷微納米纖維材料的制備現狀及策略 2022-11-21
- 東華大學丁彬教授/閆建華教授團隊 ACS Nano:用于穩(wěn)定鋰金屬負極的納米纖維材料 2022-11-19
- 111引智計劃海外專家Kuwabata教授,Yashima教授及Iyoda教授訪問北京化工大學 2016-03-31
- 教育部:關于申報2013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 2012-06-20
- 教育部公布高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名單 2012-04-01
- 東華大學沈明武/史向陽團隊《Acta Biomater.》:含磷樹狀大分子介導的生物礦化用于協同的腫瘤阻斷治療與乏氧激活化療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