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極緩沖層材料大突破!臺科大化工系榮譽講座教授廖德章團隊,研發(fā)創(chuàng)新高分子材料,改變材料特性,創(chuàng)新發(fā)表單一材料就能同時應用于陰、陽電極,可提升太陽能電池發(fā)電與OLED發(fā)光效率,并有助于簡化制程、降低成本,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能源與環(huán)境科學》(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臺科大化工系榮譽講座教授廖德章、臺科大化工系教授戴龑,與臺科大博士生章強、王瑋婷,以及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Michael Zharnikov合作共同發(fā)表,這是首次開發(fā)出同時能于陰、陽電極使用的電極緩沖層材料,創(chuàng)新的做法能夠應用在太陽能電池發(fā)電、發(fā)光二極體(OLED)上,將有助于促進太陽能及行動裝置軟板的發(fā)展。
廖德章表示,電極緩沖層為有機光電元件,是太陽能電池、發(fā)光二極體的關鍵結構,可連接陰、陽電極與有機半導體,緩沖層材料可增進有機光電元件的效能。以往科學家必須尋找兩種不同材料,使用兩種不同材料分別做為一個光電元件的陰、陽極緩沖層,不僅增加材料成本,也使元件在大量制造過程中更為復雜。
臺科大研究團隊則首次提出創(chuàng)新概念,開發(fā)一種新型共聚的高分子材料,同一種材料就可分別作為陰極及陽極緩沖層。這個新型高分子材料已成功應用于高效能有機混成鈣鈦礦(Perovskite)太陽能電池、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及有機發(fā)光二極體中 (OLED),作為元件陰、陽極緩沖層。研究成果除發(fā)表于國際頂級期刊外,亦已獲得臺灣及美國專利。
臺科大研究團隊表示,陰陽極是不同極性,一般來說需要用不同材料的緩沖層才能分別傳導,但團隊開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高分子材料,以溶劑改變材料特性,使其具有親水、疏水兩種特性,由疏水面導電洞,親水面導電子。單一材料就能作為電極緩沖層,將有助于簡化太陽能電池的制程,進而降低成本。
臺科大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簡化太陽能電池及OLED的制程,進而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升效率,對于未來太陽能源的發(fā)展、智能手機、平板、穿戴式裝置等OLED軟板開發(fā)應用,都將產生正向的影響。
論文鏈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ee/c7ee03275g#!divAbstract
- 佐治亞理工學院劉念課題組:基于聚碳酸丙烯酯的自適應緩沖層構建穩(wěn)定的鋰金屬電池聚合物固態(tài)電解質界面 2019-08-10
- 南科大何鳳教授、華科大邵明教授 Angew:新型柔性連接電子受體助力高性能可拉伸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3
- 西工大劉劍剛教授團隊 AEM:控制第三組分分布實現高性能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0
- 南科大郭旭崗/馮奎/廉卿團隊 Nat. Mater.:基于氰基功能化n-型高分子半導體電子傳輸層的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5-03-05
- 華南理工王志明、港科大林榮業(yè)/唐本忠 AM:涉及熱激子的雙通道階梯能量轉移策略構建具有窄發(fā)射和高亮度特性的高效穩(wěn)定藍色OLED 2025-03-29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課題組 Sci. Adv.: 純有機室溫磷光敏化劑制備高性能超熒光OLED 2025-03-24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Nat. Commun.》:利用手性TADF敏化劑和非手性MR分子構建超熒光圓偏振OLED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