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all-PSCs)作為有機太陽能電池的重要一類,其光吸收層(電子給體/電子受體)全部由聚合物材料組成。相比于基于小分子受體(富勒烯/非富勒烯)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具有更優(yōu)異的器件性能穩(wěn)定性和機械性能,在柔性、可穿戴電子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因此,發(fā)展高效的all-PSCs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商業(yè)應用價值。目前高性能聚合物電子受體材料的缺乏是制約all-PSCs發(fā)展的瓶頸,一方面經(jīng)典的稠環(huán)芳香酰亞胺基聚合物受體具有高遷移率但對近紅外光的吸收有限;另一方面,盡管近來基于稠環(huán)電子受體的聚合物受體材料展現(xiàn)出很強的近紅外光吸收能力,但這類材料電子遷移率相對較低。
圖1. (a) 區(qū)域結構不規(guī)整的聚合物受體材料L14與本工作中區(qū)域結構規(guī)整的聚合物受體L15和MBTI; (b)和(c) 聚合物的吸收光譜; (d) 聚合物的前線分子軌道能級。
針對此,南方科技大學郭旭崗教授團隊聯(lián)合中科院福建物構所鄭慶東研究員和廣州大學牛利教授,結合稠環(huán)雙噻吩酰亞胺和稠環(huán)電子受體兩類缺電子構筑模塊的優(yōu)勢,研發(fā)出具有窄帶隙、高遷移率的新型聚合物受體材料L15和MBTI(圖1a)。相對于區(qū)域結構不規(guī)整的聚合物受體L14,具有區(qū)域結構規(guī)整性的L15使得聚合物展現(xiàn)出更優(yōu)的吸收光譜(圖1b和1c)和更高的主鏈堆積有序性(圖2e和3f),L15表現(xiàn)出該類受體材料的最高電子遷移率(圖2a,2b和2c);贚15的all-PSCs取得了15.2%的能量轉換效率(圖3a-c),該效率是雙組分all-PSCs的最高值之一(圖3d)。更為重要的是,含有苯并噻吩核心的MBTI具有比 L15 更高的前線分子軌道能級,與 L15 和聚合物給體 PM6 形成梯度能級排列(圖1d);诖耍髡咧苽淞巳M分 all-PSCs,其中 MBTI 作為第三組份引入到 PM6:L15 主體系。受益于進一步優(yōu)化的混合膜形貌(圖4和5),該all-PSCs的能量轉換效率高達 16.2%(圖3d)。
圖2. (a)和(b) L14和L15在有機場效應晶體管器件中的轉移曲線; (c) L14和L15的SCLC電子遷移率曲線; (e)和(f) L14和L15高分子薄膜的一維和二維掠入射廣角X射線散射(GIWAXS)圖。
圖3. (a-d) 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性能特征曲線及效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e) 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Jph–Veff曲線; (f) 全聚合物活性層的SCLC電子遷移率曲線。
圖4. (a-d) 聚合物純膜和混合膜的AFM高度圖; (e-h) 聚合物純膜和混合膜的AFM相圖;(i-l) 聚合物純膜和混合膜的TEM圖。
圖5.二元和三元體系高分子混合膜的(a)二維和(b)一維GIWAXS圖。
最近該工作以“Regioregular Narrow-Bandgap n-Type Polymers with High Electron Mobility Enabling Highly Efficient All-Polymer Solar Cells.”為題在線發(fā)表在《先進材料》(Adv. Mater. 2021, 2102635.,影響因子: 30.85)。該項研究為發(fā)展高性能聚合物受體材料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和材料基礎。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的Bumjoon Kim研究員為本工作提供形貌表征等技術支持。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孫會靚博士和劉斌博士,通訊作者為郭旭崗教授,牛利教授和鄭慶東研究員,Bumjoon Kim研究員。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02635
- 香港科技大學顏河、于涵 AFM:聚合物受體中的氟化+硒化協(xié)同作用增強近紅外光子捕獲助力高效半透明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2024-04-29
- 南開大學陳永勝教授團隊 Angew:全鹵噻吩固體添加劑實現(xiàn)效率超過18%的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2024-01-07
- 南科大郭旭崗、馮奎團隊 Angew:高電子遷移率的雙硒吩酰亞胺基聚合物受體助力高性能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2023-07-21
- 南昌大學諶烈教授團隊 EES:分子量調(diào)控的順序沉積策略實現(xiàn)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光利用效率突破5% 2022-10-02
- 江西師范大學陳義旺、廖勛凡團隊 CEJ:中間核尺寸和端基工程對窄帶隙非富勒烯受體性能的協(xié)同效應研究 2022-03-19
- 江西師范大學陳義旺教授、南昌大學諶烈教授研究團隊AFM:在用于高效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窄帶隙聚合物給體取得新進展 2021-11-09
- 中科院化學所郭云龍研究員、劉云圻院士團隊 AFM:具有高遷移的本征可拉伸發(fā)光聚合物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