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周宇陽博士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助理教授張楠博士、王文新教授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發(fā)表了題為“Toward the Scalable Fabrication of Fully Bio-Based Antimicrobial and UVB-Blocking Transparent Polylactic Acid Films That Incorporate Natural Coatings and Nanopatterns”的文章(DOI: 10.1021/acsami.2c15416)。本課題采用熱納米壓。═hermal Nanoimprinting Lithography)和超聲霧化噴涂(Ultrasonic Atomization Spray Coating)兩種適用于薄膜的批量化加工技術,分別結合具有微納米錐形孔的陽極氧化鋁模板(Conical Porous Anodic Aluminum Oxide Template)和自制的天然多酚墨水,在聚乳酸薄膜表面批量化構造出全生物基抗菌、低UVB透過的微納米結構(如圖1)。微納米結構與天然多酚涂層的共同作用,賦予了聚乳酸薄膜高效安全的殺菌功能和防紫外線功能,具有在食品包裝、醫(yī)用防護等多領域的應用前景。
圖1 利用熱納米壓印和超聲霧化噴涂技術制造抗菌、防紫外聚乳酸薄膜示意圖
首先采用氧氣等離子體對聚乳酸薄膜進行親水化預處理(圖2-1),使后續(xù)超聲霧化噴涂中的微米級液滴更易在薄膜表面鋪展;經熱納米壓印后,聚乳酸薄膜表面形成形貌規(guī)則的微納米圓臺簇(圖2-2);天然多酚涂層光透性好,保持了聚乳酸薄膜原有的透明性,手指摩擦模擬測試表明該涂層具有一定的耐干、濕摩擦特性(圖2-3)。
圖2 氧氣等離子體處理前后接觸角變化(a),熱納米壓印后表面形貌(b),干濕摩擦耐久測試(c)
在微納米結構與天然多酚涂層的雙重作用下,經修飾的聚乳酸薄膜在24小時內的抑菌率達98%以上,優(yōu)于僅用微納米結構或天然多酚涂層的抗菌性,且對UVB波段的紫外線具有良好的吸收阻隔功能(圖3);經alamarBlue和活死細胞染色測試,結果表明該天然多酚涂層具有良好的細胞相容性,為其在食品包裝、生物醫(yī)療等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圖4)。
圖3 抗菌和紫外線透過測試
圖4 細胞活性測試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2c15416
作者簡介

周宇陽博士目前任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校優(yōu)秀青年學者、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紡織品清潔染整加工技術、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等多項資助。
http://textile.suda.edu.cn/36/f9/c6545a472825/page.htm
張楠博士是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機械與材料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聚合物材料微納制造、微流控芯片制造以及基于微流控技術的納米藥物合成及分子診斷;已獲得歐盟瑪麗居里協同創(chuàng)新網絡及愛爾蘭政府項目4.5M歐元支持。張楠博士是第六及八屆聚合物納米復制技術國際會議(PRN2019/2022)主席及微流控工業(yè)化國際組織“The Microfluidic Association”理事會成員。
https://www.nanzhangteam.com
- 青科大烏皓/段詠欣/張建明Macromolecule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纖維素納米晶在聚乳酸對映體共混物中選擇性成核機制研究 2025-03-05
- 寧波材料所汪龍/川大楊偉 Macromolecules:具有可控泡孔尺寸的超韌聚乳酸共混物泡沫 2024-11-12
- 南開大學史偉超課題組 Macromolecules:揭示手性調控聚乳酸的液-液相分離和結晶的熱力學機制 2024-09-18
- 陜科大王學川教授/黨旭崗副教授 JCIS:具有增強抗菌活性和防腐性能的多功能玉米淀粉基可持續(xù)食品包裝 2025-04-27
- 西南醫(yī)大口腔醫(yī)院陶剛/黎春暉/蔡蕊團隊:具有ROS觸發(fā)藥物釋放特性的可注射水凝膠實現抗菌劑和抗炎納米顆粒協同遞送用于牙周炎治療 2025-04-15
- 天工大高輝/余云健團隊 Nano Today:選擇性抗菌脂質遞送丁酸梭菌增強具核梭桿菌相關腸道疾病治療 2025-04-10
- 廣西大學林寶鳳團隊 ACS AMI:具有抗菌抗氧化和紫外線防護功能的電子皮膚用于濕度/汗液傳感 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