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教育遭遇“質量”拷問
2010-09-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wǎng)
8月底,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周光禮推出了新書《中國博士質量調查》。調查結果令人震驚:46%的博導同時指導的博士學生超過7名,最多的高達47名;近13%的博士生每月與導師交流不到1次,甚至還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與導師交流過;2008年,我國博士學位授予數(shù)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
周光禮對此下論:(中國)博士數(shù)量迅猛增加,但整體質量卻在下降。
不久,華中科技大學又傳出消息:該校擬清退307名“超時”碩士生和博士生,再次讓輿論嘩然。
駭人的數(shù)據(jù)和大規(guī)模的清退吸引了大量輿論聚焦,公眾也紛紛開始質疑:中國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在迅速下降嗎?
博士招生各校存在生態(tài)差異
《中國博士質量調查》一書發(fā)布后,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牛登科即在博客上作出回復,對周光禮的調查結果頗有微詞。他認為,研究生名額寬松,每個導師一年招十幾個博士生,已是幾年以前的事。據(jù)牛登科所知,現(xiàn)在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nóng)科院的北京研究所,沒有哪個單位平均每個導師達到2個碩士名額,博士更加緊張。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名額這兩年都呈下降趨勢,近年的(學術)博士生招生名額與導師人數(shù)基本相當,基本是1個導師1個博士生名額。所以他擔憂輿論攻勢會造成社會誤導!艾F(xiàn)在每年只有一個名額,再這么宣傳下去,教育部以為研究生名額還是太多的話,可能壓縮,我們就只能幾年招一個博士了!
牛登科教授的觀點代表了國內重點大學和科研單位的疑問。這些單位一直對博士生實行著嚴格的遴選制度,但隨著近年來專業(yè)博士學位的擴張,真正的學術型博士學位卻嚴重壓縮。博士生導師甚至面臨這樣的尷尬:有博士學位點,卻沒有學生可以教。
雖然近年來博士生擴招現(xiàn)象有所緩和,但中國仍有高校存在著招生名額寬松、不符規(guī)定擴招的現(xiàn)象。前幾年的“大躍進”也遺留很多需“清退”的問題。所以目前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的博士生教育生態(tài)迥異,一邊是重點高校和科研單位博士招生名額緊張,博導抱怨學生資源缺乏,一邊是周光禮所言的最牛博導手下有47個博士生。也因此,周光禮的《中國博士質量報告》一問世,就爭議不斷。
博士培養(yǎng)質量危機的背后
周光禮在書中稱50%的用人單位認為我國博士培養(yǎng)質量10年來整體上沒有進步,“甚至還有下降趨勢”。在對新進博士創(chuàng)新能力的評價上,用人單位認為“一般”和“差”的占68%。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且不對調查數(shù)據(jù)做出判斷,他個人仍然較認同周光禮對博士生培養(yǎng)現(xiàn)狀的一些分析,“最起碼博士生的質量的確是在下降”。
中國博士生群體急劇膨脹是一個事實。我國在讀博士生人數(shù)由1999年的5.4萬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萬人,10年間增加了4.56倍。據(jù)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考證,目前中國授予博士學位的大學有365所,而博士生教育大國美國,卻只有253所。
擴大的博士生群體良莠不齊,而失序的管理正在使“莠”的群體不斷壯大。博士學位本是為了培養(yǎng)少而精的理論型和研究型的人才,但是當前中國不少博士生意圖將博士學位作為進入官場、職場的跳板。與此相對,大量政商界人士則逆流回高校讀博“鍍金”。這兩類博士生,一類抱著取得“博士頭銜”的功利目的,一類并不具備讀博的知識儲備和學術能力,都在給中國博士生群體的質量水平拉后腿。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wǎng)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jīng)本網(wǎng)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南科大郭旭崗教授/孫維朋博士 Angew:基于簡單的醌式聚合物半導體具有可調的極性和高的n型熱電性能 2025-05-01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y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
- 浙江大學王立教授/俞豪杰教授團隊 Adv. Sci.:用于免縫合和高質量肌腱修復的Janus水凝膠 2025-02-12
- 西湖大學徐宇曦教授團隊 Angew: 水溶液可加工二維三嗪高分子及其高效光催化 2023-04-18
- UCLA賀曦敏教授團隊《Adv. Mater.》:用于鋅離子電池的抗凍高強度水凝膠電解質 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