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本主要看原油的趨勢
2009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對化工品的價格產(chǎn)生了兩個層面的影響:直接影響是生產(chǎn)原料價格上漲(乙烯、電石價格上漲),間接影響是電力成本增加(11月20日以后,國內(nèi)非居民用電平均提高2.8分)。但原油對各原料的影響程度不同。從乙烯單體、VCM和電石價格的上漲幅度與原油同期的漲幅相比(參考表2),原油對各原料的影響程度從強到弱為乙烯、VCM、電石。這直接導致了2009年全年下游化工品價格強弱的差異,表現(xiàn)為:一是、LLDPE的價格相對于原油的價格敏感性高,通過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LLDPE現(xiàn)貨價格和原油的相關性為94%,但同期PVC現(xiàn)貨價格和原油的相關性僅為3%;二是、相對價格上LLDPE較PVC強,整個2009年LLDPE與PVC現(xiàn)貨的價差從1500元/噸擴大至4200元/噸,比價從1.2擴大至1.6;三是、盡管PVC同原油期貨的相關性差,但通過對PVC期貨和現(xiàn)貨的相關性,以及PVC期貨和LLDPE期貨的相關性的計算,兩者均在80%左右來看,原油對PVC的影響依然不容忽視。
表1:主要上游原料報價變化和折合成本
圖為主要上游原料報價變化和折合成本表。(圖片來源:金銀島)
表2:LLDPE、PVC、原油的相關性情況
圖為LLDPE、PVC、原油的相關性情況表。(圖片來源:文華財經(jīng)、金銀島)
到2010年,成本因素對價格的影響,立足于國際原油趨勢。無論敏感程度的強弱如何,2010年如果原油價格延續(xù)2009年的上漲,那么化工品的成本就要增加,價格就有維持上漲的基礎。相反如果2010年原油價格下跌或者反復,那么化工品的成本有不會增加,價格就缺少成本推動型上漲的基礎。自然,問題就在于2010年原油大致趨勢將會怎樣變化?
我們的觀點是:2010年國際原油價格很可能是頭重腳輕的運行格局——2010年上半年上漲還是主基調(diào),下半年則以下跌反復行情為主。
1、庫存反映供需,09年年底還是偏空
當前全球原油供需的核心問題還是在歐美的消費何時能夠有起色。庫存,是反映供需綜合變化的良好指標。美國的庫存數(shù)據(jù)依然偏空,盡管庫存出現(xiàn)了一定的下降趨勢,但絕對數(shù)量(以及同比情況)依然位居歷史高位。歐洲地區(qū)的主要油品庫存還是在進一步攀升。庫存高企是消費乏力的表現(xiàn),煉廠開工率不振是消費乏力另一表現(xiàn)?陀^的事實是,盡管國際油價2009年走出了一波觸底反彈的大幅上漲行情,但歐美的消費的確是虛弱的,支撐價格的消費因素來自中國。問題在于,如果歐美消費持續(xù)疲軟,中國的支撐是否能夠持續(xù)?從中國原油2009年1-10月的表觀消費情況看(表3),同比增長速度低于近年,相反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較快,接近06、07年的水平,說明國內(nèi)成品油和化工的供應量同比增長較多,但消費僅僅依賴內(nèi)需,恐怕可持續(xù)性是較差的。因此,進入2010后,歐美的消費能否有起色相當關鍵。歐美消費的起色,更關鍵的還在于,當前原油價格的上漲中包含了市場對于經(jīng)濟復蘇的預期,消費的好轉是對良好預期的肯定,反之則是否定。否定,影響市場的信心,對價格無疑是一種打擊。
事實上,行情的變化在2009年是提前基本面的,原油價格更多的反映的是貨幣因素和預期因素。如果基本面的變化能夠盡快地體現(xiàn)出來,那么是對價格的認可。反之,總是需要一個回歸基本面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