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工學院占肖衛(wèi)教授課題組在非富勒烯受體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通過單邊延展合成稠環(huán)電子受體光伏材料的分子設計策略,相關工作發(fā)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JACS, DOI: 10.1021.jacs.9b08988)。
2006年以來,占肖衛(wèi)教授課題組一直致力于有機太陽能電池中非富勒烯受體材料的研究,提出了稠環(huán)電子受體的概念,發(fā)明了明星分子ITIC(Adv. Mater., 2015, 27, 1170–1174, Google Scholar引用1389次)。最近,他們提出通過單邊延展合成稠環(huán)電子受體的分子設計策略。所謂單邊延展,即從單一方向延展共軛長度較小的構筑單元,以合成共軛長度較大的給電子稠環(huán)核,進而合成更大的稠環(huán)電子受體分子。以ITIC為代表的稠環(huán)電子受體的稠環(huán)核一般是通過雙邊延展合成的。與雙邊延展相比,單邊延展對于分子結構的裁剪和性質的調控更為精準。他們采用單邊延展策略設計合成了八并稠環(huán)電子受體AOIC。與母體分子五并稠環(huán)電子受體F5IC及雙邊延展合成的十一并稠環(huán)電子受體IUIC2相比,基于AOIC的單結兩組分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達13.7%,遠高于同等條件下基于F5IC(5.61%)及IUIC2(4.48%)的器件效率。
單邊延展及雙邊延展分子設計示意圖以及稠環(huán)電子受體分子結構
占肖衛(wèi)教授課題組博士研究生賈博宇是該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占肖衛(wèi)教授是通訊作者。合作者包括東華大學唐正課題組及美國麻省大學Thomas P. Russell課題組。
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北京大學加強基礎研究專項等的資助。
- 東華大學陳義旺/胡華偉課題組 Angew:通過側鏈氟功能化控制分子間相互作用實現(xiàn)19%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4-02-13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周二軍課題組 Nano Energy: 分子取向調控方法及對光伏性能的影響 2022-05-30
- 江西師范大學陳義旺、廖勛凡團隊 CEJ:中間核尺寸和端基工程對窄帶隙非富勒烯受體性能的協(xié)同效應研究 2022-03-19
- 南科大何鳳教授、華科大邵明教授 Angew:新型柔性連接電子受體助力高性能可拉伸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3
- 西工大劉劍剛教授團隊 AEM:控制第三組分分布實現(xiàn)高性能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0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蔡平、華南理工大學薛啟帆 AFM:溶液加工的厚度不敏感陰極中間層在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