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療法通過激活免疫系統(tǒng),使機體對腫瘤產生攻擊,從而殺傷腫瘤細胞,是一種強有力的癌癥治療手段。光動力治療(PDT)可以通過產生活性氧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產生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從而激活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的加持可以解除腫瘤細胞的免疫抑制信號,進一步助力免疫進程。但是現(xiàn)有的治療策略多是采用載有光敏劑的遞藥系統(tǒng)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抗體進行聯(lián)用,具有制備復雜,成本高,不能規(guī)避遞藥系統(tǒng)以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類藥物的毒副作用等特點。自傳遞納米遞藥系統(tǒng)由于其可兼具制備簡單以及智能響應性的特征,為實現(xiàn)高效低毒的聯(lián)合免疫藥物遞送開辟了新途徑。近來,神藥二甲雙胍被證實是一種小分子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PD‐L1)抑制劑。長期的臨床使用驗證了其生物安全性,是一種有潛力的免疫檢查點小分子抑制劑。
基于此,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課題組創(chuàng)新性設計了一種簡單的酶響應性自遞送納米粒(MA-PpeA-Ce6 NPs)用于抗乳腺癌光動力免疫治療。該納米粒由酸敏感性小分子PD-L1的抑制劑二甲雙胍(MET)與光敏劑二氫卟吩e6(Ce6)通過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可剪切的肽段(GPLGVRGDK,PepA)連接后自組裝而成。該納米粒通過EPR效應到達腫瘤部位后,肽段被高表達的MMP-2識別并剪切,從而釋放出VRGDK-Ce6序列,該序列可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的αvβ3受體,從而介導入胞后產生定點的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同時,酸性的腫瘤微環(huán)境觸發(fā)MET釋放,使腫瘤細胞的PD-L1表達降低,進一步增強了光動力治療誘導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本研究于近期發(fā)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DOI: 10.1002/adfm.202007149),四川大學2019級博士生胡川為本論文第一作者,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為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007149
- 喻翠云/魏華團隊 ACS Nano:基于二甲雙胍的多功能納米平臺作為DNA損傷放大器 - 用于最大化放射免疫治療以克服放療耐藥 2025-04-14
- 天工大高輝/李曉暉團隊 Acta Biomater.:二甲雙胍多功能納米藥物克服具核梭桿菌介導的結直腸癌化療耐藥與免疫抑制 2025-02-11
- 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課題組 AFM:二甲雙胍介導的空間特異性多響應無載體自組裝納米遞藥系統(tǒng)聯(lián)合化療重塑免疫抑制微環(huán)境 2024-02-21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團隊 ACS Nano:基于AIEgen的可見光穿透器用于深層組織感染的光動力治療 2024-10-21
- 吉大楊英威教授、王林教授《Nano Lett.》:新型柱芳烴基共價有機骨架材料助力精準清除牙周致病菌 →放大光動力治療效果 2024-10-21
- 仰大勇/劉培峰/姚池合作 AM:DNA納米復合物用于基因編輯系統(tǒng)和光動力治療試劑可控共遞送 2024-01-19
- 維生素C變身抗腫瘤“特洛伊木馬”!中科大李敏/王育才團隊 ACS Nano:揭秘VC如何“里應外合”擊潰腫瘤防線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