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一體化可拉伸超級電容器(ISSCs)因其本征安全性,使其在可穿戴電子產品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傳統(tǒng)水凝膠電解質具有窄的電化學穩(wěn)定窗口(ESW)和不理想的界面接觸,導致了水系ISSCs能量密度偏低和動態(tài)電化學穩(wěn)定性差等缺陷,嚴重制約了其實用進程。為解決上述問題,基于早期提出的“同質一體化可拉伸器件”設計策略(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1, 39, 130-138),并結合具有2.3 V穩(wěn)定工作電壓窗口的“鹽包水/乙腈”雙親性凝膠電解質(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 622–632),設計合成了具有封端效應的雙親性聚氨酯前驅體溶液APU;采用靜電紡絲技術在摻雜型碳基可拉伸正、負極表面原位形成蟻穴型有機/水凝膠電解質前驅體sAPU;再經(jīng)過對折壓合、后固化和浸漬等工藝構筑了PU基的一體化可拉伸器件。得益于這種蟻穴型有機/水凝膠電解質(sAPUGE)的高離子電導率、寬ESW和高粘性等特點以及與電極之間化學鍵合和機械嚙合的協(xié)同效應,該器件呈現(xiàn)高的能量密度和優(yōu)異的動態(tài)電化學穩(wěn)定性,500次循環(huán)拉伸后比電容保持率為96.4%,且當功率密度為0.126 W cm-3時,能量密度高達13.7 mWh cm-3。該工作以“Integrated Construction Improv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tretchable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Ant-nest Amphiphilic Gel Electrolytes”為題發(fā)表在《Small》上(DOI: 10.1002/smll.202204357)。文章第一作者是華東理工大學穆宏春博士,章澤鍇博士。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
1. “蟻穴型”雙親性聚氨酯(sAPU)的合成
圖1 sAPU膜的制備工藝、形成機理及其結構表征
2. 高離子通量蟻穴型水/有機凝膠電解質的構筑

圖2 sAPUGE的結構模型及理化性能
3. 本征可拉伸電極(N/S-AC@PUSC和S-AC@PUSC)的制備及適配性調控

圖3雜原子摻雜活性炭電極材料的合成、形貌及量子電容的理論計算
圖4 PUSC可拉伸集流體的電子傳輸動態(tài)穩(wěn)定性及相應可拉伸電極性能的適配性
4. 化學鍵合和機械嚙合的協(xié)同作用賦予器件穩(wěn)定性能的輸出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smll.202204357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fā)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西北大學魏洪秋副教授、于游教授團隊 AFM:面向可定制化智能軟設備的多功能、可打印聚氨酯材料 2025-04-15
- 南京大學李承輝/王曉亮教授團隊 Small:基于La3+配合物交聯(lián)的高彈性聚氨酯的超薄柔性電子器件 2025-04-08
- 華東理工大學王庚超教授課題組ACS AMI: 有機/水凝膠電解質助力一體化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2021-12-25
-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曹長勇教授團隊《Adv. Mater. Technol.》:4D打印基于復合材料油墨的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2020-12-10
- 南開大學黃毅教授系統(tǒng)評述:基于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新型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