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組分聚合反應(Multicomponent polymerization, MCP)具有溫和、高效、原子經(jīng)濟、操作簡單、產(chǎn)物結(jié)構(gòu)多變等一系列優(yōu)點。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利用綠色單體(H2O, O2和CO2等)和炔類單體,發(fā)展了一系列高效、溫和的新型多組分聚合反應,制備得到一系列功能聚合物(Macromolecules 2018, 51, 42?48; Macromolecules 2019,52, 5546?5554; Macromolecules 2018, 51, 7013?7018; Macromolecules 2017, 50, 8554?8561; Acta Chim. Sinica 2020, 78, 9?22; Adv. Sci. 2020, 2000465)。
串聯(lián)反應(Tandem reaction)是將多步獨立的反應整合為一步反應,可大大簡化實驗操作和節(jié)約時間,較便利地制備得到結(jié)構(gòu)復雜的產(chǎn)物。因此,將多組分聚合反應和串聯(lián)反應相結(jié)合,發(fā)展綠色單體CO2參與的多組分串聯(lián)聚合反應(Multicomponent tandem polymerization, MCTP)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上述背景,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近期利用綠色單體CO2和炔類、鹵代烷烴以及胺類單體,發(fā)展了四組分串聯(lián)聚合反應,高產(chǎn)率(最高達95%)地制備得到了區(qū)域和立構(gòu)規(guī)整的聚烯胺酯。當胺類單體為一級脂肪胺時,得到的聚烯胺酯全部為Z式構(gòu)型;而當采用二級脂肪胺單體進行聚合反應時,得到的聚烯胺酯則主要以E式為主(圖1)。作者還利用了不同的單體策略,制備得到了不同主鏈結(jié)構(gòu)的聚烯胺酯(圖2)。
圖1. CO2和炔類、鹵代烷烴以及胺類單體的四組分串聯(lián)聚合反應
圖2. 基于CO2和炔類單體的不同單體組合策略的多組分串聯(lián)聚合反應
圖4. (a) 含TPE基元的聚烯胺酯P1b/2/3a/CO2在含水量90%的THF和水混合溶劑中隨爆炸物三硝基苯酚濃度變化的熒光光譜響應圖; (b) 相對熒光強度隨三硝基苯酚濃度變化的曲線
宋波博士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秦安軍教授和唐本忠院士為通訊作者。該項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s. 21788102, 21525417和21490571)、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Nos. 2016A030312002和2019B030301003)和香港創(chuàng)新與科技基金(No. ITCCNERC14S01)等項目的資助。該論文即將發(fā)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原文鏈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118-020-2454-2
- 中科大閆立峰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 L-賴氨酸在溫和條件下與CO2聚合制備熒光聚脲 2025-04-04
- 蘇大張正彪/王鑫團隊 Angew:一種通用且溫和的兩步法合成策略-利用生物基二醇與CO2制備可化學回收的聚碳酸酯及閉環(huán)CO2固碳 2025-03-07
- 山東大學趙國群/張磊團隊 Nat. Commun.:高壓CO2下單手性聚合物結(jié)晶中的手性層級傳遞 2024-08-28
- 浙理工童再再課題組 JACS:基于flat-on和edge-on附生結(jié)晶方式構(gòu)筑多組分高分子二維納米片狀材料 2025-02-03
- 吉林大學杜志陽、張婷團隊 CEJ: 溶劑交換策略誘導多組分肽自組裝 2025-01-19
- 大連理工大學鄭楠課題組 Angew:多組分聚合制備二氧化硫前體聚合物 2025-01-10
- 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秦安軍教授等發(fā)展了二氧化碳和芳基內(nèi)炔單體的多組分串聯(lián)聚合反應并原位制得熒光聚合物 2021-08-23